字好书
送褚校书归旧山歌

《送褚校书归旧山歌》

时间: 2025-05-02 07:44:21

诗句

握珠不返泉,匣玉不归山。

明皇重士亦如此,

忽怪褚生何得还。

方称羽猎赋,未拜兰台职。

汉箧亡书已暗传,嵩丘遗简还能识。

朝朝待诏青锁闱,

中有万年之树蓬莱池。

世人仰望栖此地,

生独徘徊意何为。

故山可往薇可采,一自人间星岁改。

藏书壁中苔半侵,洗药泉中月还在。

春风饮饯灞陵原,

莫厌归来朝市喧。

不见东方朔,避世从容金马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44:21

原文展示

握珠不返泉,匣玉不归山。
明皇重士亦如此,忽怪褚生何得还。
方称羽猎赋,未拜兰台职。
汉箧亡书已暗传,嵩丘遗简还能识。
朝朝待诏青锁闱,中有万年之树蓬莱池。
世人仰望栖此地,生独徘徊意何为。
故山可往薇可采,一自人间星岁改。
藏书壁中苔半侵,洗药泉中月还在。
春风饮饯灞陵原,莫厌归来朝市喧。
不见东方朔,避世从容金马门。

白话文翻译

握着珍珠却不再回到泉水旁,
匣中的玉器也无法归还山中。
明皇重视人才也是如此,
为何让褚生感到意外地回归?
方才称赞羽猎的赋诗,
却未曾拜入兰台的官职。
汉代的书信早已暗中流传,
嵩丘的遗简还能被认出。
每天都在青锁闱中等待召唤,
那里有万年之树和蓬莱的池水。
世人仰望着栖息在此地,
而我独自徘徊,心中何所惦念?
故乡可以去采摘薇菜,
自从人间星岁改,变化无常。
藏书的墙壁上苔藓已半侵,
洗药的泉水中月光依旧存在。
春风中饮酒送别在灞陵原,
不要厌倦归来时朝市的喧嚣。
却不见东方朔,
我选择在金马门前避世从容。

注释

  • 褚校书:褚生,可能是指褚遂良,唐代书法家。
  • 明皇:指唐明皇李隆基,重视人才。
  • 羽猎赋:指《羽猎赋》,可能是李白的作品。
  • 兰台:古代官署,象征文官之职。
  • 嵩丘遗简:指嵩山的古籍遗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字子云,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送褚校书归旧山歌》写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官场的无奈,表达了隐逸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通过对褚校书的回归的描写,展开了对人生的思考。开篇用“握珠不返泉,匣玉不归山”来比喻人的归属感和归宿感,暗示人归故土的心情。接着,诗人提到明皇重视人才,褚校书的回归似乎让人感到意外,诗人对此感到惋惜和无奈。

整体而言,诗中多次提到故乡和自然,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向往。最后以春风送别与朝市喧嚣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渴望隐居,另一方面又对现实生活的依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握珠不返泉,匣玉不归山:比喻人生的选择与归属感。
  • 明皇重士亦如此,忽怪褚生何得还:说明当时社会重视人才,表达对褚校书回归的感慨。
  • 汉箧亡书已暗传,嵩丘遗简还能识:历史的流逝与古籍的遗存,反映出时光的无情。
  • 世人仰望栖此地,生独徘徊意何为:表现诗人对自身处境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握珠不返泉”比喻对故土的眷恋。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故乡的怀念与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矛盾。

意象分析

  • 珍珠、玉器:象征珍贵的事物,隐喻人生的选择。
  • 青锁闱、蓬莱池:象征理想与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明皇”指的是哪位皇帝?

    • A. 唐太宗
    • B. 唐明皇
    • C. 唐高宗
    • D. 唐玄宗
  2. 填空题:诗中提到“藏书壁中____半侵”,填入合适的词语。

  3. 判断题: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向往。(对/错)

答案

  1.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韦应物的诗更强调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态度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韦应物传》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 代人作 木兰花 其三 木兰花慢 吊水云楼旧址 木兰花慢 双挽 木兰花慢 秋兴 木兰花慢 适得醉经乐章,读未竟而彦博尚书 木兰花 木兰花慢 4月春假,与诸生游马江头 木兰花慢 为完颜振之寿 木兰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之子于归 矛字旁的字 包含骀的词语有哪些 趁浪逐波 机灵 红梅记 视远步高 定于一尊 包含缪的词语有哪些 支字旁的字 包含秸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廷争面折 活国 金台市骏 券内 赤字旁的字 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