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3:33
会凤翔张少尹南亭
作者: 耿湋 〔唐代〕
远过张正见,诗兴自依依。
西府军城暮,南庭吏事稀。
草檐宜日过,花圃任烟归。
更料重关外,群僚候启扉。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从张正(张少尹)处经过时,心中涌起诗兴。傍晚时分,他看到了西府的军城,感受到南庭中官吏的事务稀少而清闲。草屋的檐角在阳光下显得恰到好处,花园中烟雾缭绕,散发着归隐的气息。诗人更是猜测在重关之外,群臣正在等待开启大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涉及广为人知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诗人所处的环境和情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冷淡态度。
作者介绍
耿湋,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在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淡漠。耿湋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意象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闲适的环境中,诗人可能是受到周围宁静景象的启发,借此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唐代社会经济繁荣,但官场竞争激烈,诗人通过描写南庭的清闲,反映了对官场生活的冷淡与疏离。
耿湋的《会凤翔张少尹南亭》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情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佳作。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身处的自然环境与心理状态紧密相连,表现出一种淡然与闲适的生活态度。
首句“远过张正见”引入了诗人的身份与背景,接下来的“诗兴自依依”则展示了他在此情此景中的感受,给人以灵感的启迪。西府的军城与南庭的吏事稀少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暗示着诗人对官场的无奈与逃避。
在意象的运用上,“草檐宜日过,花圃任烟归”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草屋和花园的描绘不仅营造了宁静的氛围,也象征着诗人对归隐生活的追求。同时,最后一句“更料重关外,群僚候启扉”则点出诗人对外部世界的思考,似乎在提醒读者,尽管内心向往宁静,但外部的官场仍在持续运转。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内心宁静的追求与对官场纷扰的反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冷淡,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西府军城暮”意指什么?
A. 昏暗的军城
B. 西边的官府
C. 南方的院落
D. 诗人的故乡
“草檐宜日过”中“宜”字的意思是?
A. 应该
B. 合适
C. 不适
D. 需要
诗中提到的“群僚候启扉”暗示了什么?
A. 官场的清闲
B. 官场的繁忙
C. 诗人的孤独
D. 自然的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耿湋的《会凤翔张少尹南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景象,但耿湋更侧重于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而王维则展现了自然环境中的孤独与安宁。二者都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