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7:09
《上白帝城》
作者:杜甫 〔唐代〕
城峻随天壁,楼高更女墙。
江流思夏后,风至忆襄王。
老去闻悲角,人扶报夕阳。
公孙初恃险,跃马意何长。
这座城墙高耸而险峻,仿佛随天而立,楼阁高耸,女墙更加巍峨。江水流淌让我想起夏侯的往事,风吹来让我回忆起襄王的时代。年老后听到悲凉的号角声,人们扶持着我迎接晚霞。公孙述本来依靠着这险要之地,骑马而来,心中意气何其悠长。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疾苦。
该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中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以及对时局的感慨。
《上白帝城》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白帝城的壮丽景色,结合个人的感受,体现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索。开篇“城峻随天壁,楼高更女墙”描绘了白帝城的险峻与巍峨,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接下来的“江流思夏后,风至忆襄王”,则通过自然景象引发对历史和过往的回忆,显示出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尤其是“老去闻悲角,人扶报夕阳”,在这里,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身老去的无奈,也传达了对社会变迁的深切关注。
最后一句“公孙初恃险,跃马意何长”更是将历史与个人命运相结合,公孙述的自立与最终的失败,反映了权力的短暂与无常。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历史典故与个人感受的结合,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与对人生命运的沉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和个人命运的思索,反映了杜甫对社会动荡和个人境遇的深切关怀。通过对白帝城的描绘,诗人不仅抒发了对过往的怀念,也展现了对未来命运的无奈与思考。
“城峻随天壁”中的“峻”指什么? A. 低矮 B. 高耸 C. 平坦
诗中提到的“江流思夏后”意指?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历史的回忆 C. 对自然的观察
公孙述在诗中代表什么? A. 个人的理想 B. 权力的短暂 C. 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