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1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11:17
飞仙阁
作者: 杜甫 〔唐代〕
土门山行窄,微径缘秋毫。
栈云阑干峻,梯石结构牢。
万壑欹疏林,积阴带奔涛。
寒日外澹泊,长风中怒号。
歇鞍在地底,始觉所历高。
往来杂坐卧,人马同疲劳。
浮生有定分,饥饱岂可逃。
叹息谓妻子,我何随汝曹。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行走在土门山时的情景。山路狭窄,细小的路径沿着秋天的景色延伸。栈道高耸险峻,阶梯石头搭建得很稳固。四周的山谷倾斜着稀疏的树林,积聚的阴影映衬着奔腾的波涛。寒冷的太阳照耀下,外界显得宁静而沉稳,呼啸的长风在耳边怒吼。停车休息时,才意识到自己所经历的艰辛有多高。来来往往的人和马都显得疲惫不堪。浮生有定数,饥饿和饱足又怎能逃避呢?叹息对着妻子说,我何必随你们而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反映了杜甫面对自然和人生困境时的沉思,呼应了其一贯关注社会和个人命运的主题。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民众的苦难,作品风格严谨,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杜甫游历于土门山之际,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乱,民众生活困苦,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飞仙阁》展现了杜甫在艰难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句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致描绘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的“土门山行窄”,以狭窄的山路引入,营造出一种险峻的氛围,暗示了后文的艰辛之旅。随着诗句的推进,栈道的“阑干峻”、石阶的“结构牢”,展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努力与坚持。
“万壑欹疏林,积阴带奔涛”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壮阔与阴暗,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寒日与长风的对比,既表现了外部环境的严酷,也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几句,诗人直面生活的无常,表达了对家庭的思念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尤其是“浮生有定分,饥饱岂可逃”,深刻揭示了人的命运和生活的无奈,表现出一种无力感与对生活的无奈接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对艰难旅途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思。作者在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困境时,流露出对家庭的怀念与内心的无奈,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土门山”象征着什么?
A. 美丽的风光
B. 艰难的旅途
C. 和平的生活
答案: B
“积阴带奔涛”中的“积阴”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阳光
B. 阴暗的地方
C. 清澈的河流
答案: B
诗人对家庭的思念在诗中如何表现?
A. 通过对自然的描绘
B. 直接表达对妻子的叹息
C. 通过描述旅途的疲惫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