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1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10:51
积庆承前烈,呈才会圣时。 践扬朝有籍,治行吏为师。 僚友皆亲誉,黎民每去思。 惜哉违世早,志业未全施。
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臧郎中的追思与惋惜。诗人感叹他承接了前人的功业,才华在圣明的时代得以展现;在朝廷中有着良好的声誉,治理国家的行为成为了官吏的榜样。朋友和同僚们都对他赞誉有加,百姓们也常常怀念他。然而,令人惋惜的是,他却早早离世,未能将自己的志向和事业完全施展。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以史为鉴,注重治国理政,是当时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
此诗作于司马光追悼臧郎中的时刻,表达了对他短暂生命和未能完成事业的惋惜。这首诗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理想事业的追求和对逝去朋友的追忆之情。
《臧郎中挽歌二首》作为司马光的挽诗,不仅体现了对已故朋友的哀悼之情,更展现了对理想与事业的深切思考。诗的开头用“积庆承前烈,呈才会圣时”表达了臧郎中在生前所积累的功德与才华,他的成就不仅是个人的荣光,更是对社会的贡献。接着,诗人提到臧郎中在朝廷中的良好声誉以及他作为治国理政的榜样,显示了他在官场的影响力。
“僚友皆亲誉,黎民每去思”展现了他在同僚和百姓心中的地位,反映了他不仅仅是一个官员,更是一个受到广泛尊重的人物。然而,结尾的“惜哉违世早,志业未全施”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对臧郎中早逝的惋惜,未能实现其伟大理想的遗憾。这种情感不仅是对个人的哀悼,也是对社会发展与理想未能完全实现的深思。
诗中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工整有力。例如“积庆承前烈,呈才会圣时”中的对仗使得意象鲜明。
整首诗围绕着对臧郎中生平的回顾与追思,表达了对有志之士未能实现理想的惋惜,反映了士人对于理想与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逝去友人的无尽思念。
诗中提到的“积庆”是指什么?
A. 个人的荣耀
B. 积累的功德
C. 先人的成就
答案:B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种情感?
A. 欢庆
B. 悲伤与惋惜
C. 愤怒
答案:B
“惜哉违世早”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情?
A. 对朋友的欣赏
B. 对早逝的惋惜
C. 对历史的感慨
答案:B
可以将《臧郎中挽歌》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进行比较,探讨两首诗在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上的异同。李白的作品强调了对历史的追思,而司马光则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