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02:3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02:39:05
书楼
作者:司马光 〔宋代〕
使君有书癖,记览浩无涯。
况此孤楼迥,端无外物哗。
横肱欹曲几,搔首落乌纱。
此趣人谁识,长吟窗日斜。
这位使君有读书的癖好,他的阅读无边无际。更何况这孤独的楼阁高耸,周围没有外界的喧嚣。斜倚着手肘,坐在弯曲的桌子旁,挠挠头,乌纱帽也掉落了一边。这种情趣,有谁能理解呢?我在窗前长吟,正值日头斜照。
诗中提到的“书癖”反映了古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读书的热爱,尤其在古代社会,读书不仅是一种个人修养的方式,也是士人立身处世的重要手段。司马光作为著名的历史学家与政治家,深知书籍的价值。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为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创作背景:
《书楼》创作于一个相对宁静的时刻,表现了诗人对读书和思考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追求知识与修身养性的社会风气。
《书楼》是一首描绘书卷气息和读书情趣的诗。首句“使君有书癖”直接引入了主人公的特性,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接下来的“记览浩无涯”则进一步强调了书籍的浩瀚无边,显示出诗人对书本的珍视和向往。诗中“孤楼迥”一语,描绘出一个远离喧嚣的清幽环境,使读书与思考变得更加专注。最后,诗人通过“此趣人谁识”表达了对这种读书乐趣的孤独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考。
整首诗充满了对读书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透出一丝对外界喧嚣的逃避和对内心世界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塑造了一个理想中的读书空间,让人向往和沉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体现了士人独特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情趣。
诗词测试:
“使君有书癖”中的“书癖”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孤楼”象征什么?
“此趣人谁识”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