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16:5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16:54:39
送韩太祝知钱塘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冠佩郁相映,由来积德家。
一时推俊异,四海走声华。
图籍添舟重,江山忘路赊。
夷涂指霄汉,跼骥不须嗟。
这首诗表达了对韩太祝的祝福,赞美他的才华与德行。诗中描述了他如同宝冠佩饰般耀眼,出身于积德的家庭。在那个时代,他的才华被大家所推崇,声名远播。即使在图书和舟船的重重之外,他也能在江山之间忘却旅途的艰辛。即便是平坦的道路,他也能指向更高的目标,骑着骏马而不必感到惋惜。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退之,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著称,是古代史学的重要代表之一。其诗作多关注时事、表现豪情,风格严谨、平易近人。
这首诗写于韩太祝(韩琦)任职于钱塘时,作者对其的欣赏与祝福,体现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及对理想的追求。
《送韩太祝知钱塘》是一首充满友谊与祝福的送别诗,作者通过对韩太祝的赞美,表达了对才德兼备之人的崇敬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将韩太祝的才华与品德形象化,带给读者一种深刻的感动。
诗的开头,冠佩相映,既展现了韩太祝的高贵身份,也暗示了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接着提到“积德家”,提示韩太祝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与其家庭的德行有密切关系。“一时推俊异,四海走声华”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才华被广泛认同,成为众人景仰的对象。
后两句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描绘了才俊的追求与理想。“图籍添舟重,江山忘路赊”表达了在知识和实践的重重叠叠中,才俊的志向超越了旅途的艰辛,展现了其对理想的执着与努力。“夷涂指霄汉,跼骥不须嗟”则暗示了即使在平坦的道路上,追求高远目标的决心依然坚定。
整首诗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情感,体现了作者对韩太祝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韩太祝的赞美,表达了对才德兼备之人的欣赏和美好祝愿。诗中展现了追求理想与志向的重要性,传达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选择题:诗中提到“冠佩郁相映”,主要是形容什么?
填空题:诗中“夷涂指霄汉”意思是指__。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韩太祝的惋惜。(对/错)
《送友人》与《送韩太祝知钱塘》均为送别诗,前者强调友情的深厚,后者则更侧重于才德与志向的赞美。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