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3:04
《昭君怨 戏讯西屏》
归看凤雏索乳,银鹿牙牙学语。 不似白家蛮,似香山。 东阁幽香已动,官马几时才鞚。 不问老苏卿,问朝云。
回头看那小凤雏在索取乳汁,银色的小鹿在模仿人说话。 它们不如白家女子的柔媚,倒像香山的花儿。 东阁的幽香已然散发,官马要等到何时才能被套上鞍具? 我不问老苏卿的事情,只想问问那晨曦中的云彩。
樊增祥,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展现出较高的艺术造诣,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描绘自然与人情。
《昭君怨》是樊增祥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和文化交流的时期,诗人借助古典题材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昭君怨 戏讯西屏》是一首具有浓厚抒情色彩的诗作,借助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前两句以小凤雏和银鹿的形象开篇,既展现了自然的美妙,又隐含了对生命的期许与柔情。凤雏索乳与银鹿学语,构成了生动的画面,传递出一种纯真与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对人世的思考,提及东阁的幽香和官马的鞍具,似乎在描绘一个等待的过程。这种对时间的流逝与事物变化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期待。最后一句“不问老苏卿,问朝云”更是将情感升华,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和对现状的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展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小鸟象征什么?
诗人对东阁的幽香有什么感慨?
“不问老苏卿,问朝云”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对比,两者都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但樊增祥的诗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描绘,而王之涣则更强调壮阔的视野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