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江宿闻芦管(商船小童善吹)

《江宿闻芦管(商船小童善吹)》

时间: 2025-05-03 21:27:11

诗句

塞曲凄清楚水滨,声声吹出落梅春。

须知风月千樯下,亦有葫芦河畔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7:11

原文展示:

江宿闻芦管(商船小童善吹)

塞曲凄清楚水滨,
声声吹出落梅春。
须知风月千樯下,
亦有葫芦河畔人。

白话文翻译:

在清澈的水边,听到那凄凉的塞曲,
悠扬的乐声吹奏着春天落梅的情景。
应该知道,在万千船桅下,
同样也有葫芦河畔的人在聆听。

注释:

  • 塞曲:指边塞的乐曲,通常音调悲凉,表现出一种忧伤的情绪。
  • 清楚水滨:清澈的水边,形容环境的宁静和美丽。
  • 声声:一声声,形容声音的连续性。
  • 落梅春:春天的落梅,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轮回。
  • 须知:应当知道,表明一种提示或提醒的语气。
  • 风月千樯下:风与月的景象下,千樯指的是众多的船桅。
  • 葫芦河:可能指代某个具体的地方,代表了一种特定的生活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谷(约 840—901),唐代诗人,字用之,号青山,晚号青山隐者。他在诗歌创作上以清新、自然、真挚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百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国家繁荣,文化昌盛,诗人通过描写水边的景象,反映了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江宿闻芦管》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江边夜晚,诗人在江边宿营,听到商船小童吹奏的乐曲,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乡之情。诗中前两句通过对乐曲的描写,传达了春天的来临和生命的流转,表现出春天的美丽与哀愁的结合。后两句则引导读者思考,风月之下,在辽阔的江河上,不同的人们有着相似的情感体验,表明无论身处何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是永恒的。整首诗音调柔和,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塞曲凄清楚水滨: 描述了在水边听到的塞曲,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2. 声声吹出落梅春:表现乐曲与春天的关系,落梅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3. 须知风月千樯下:暗示在广阔的场景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
  4. 亦有葫芦河畔人:强调即便在不同的地方,人们也有着共同的情感体验。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塞曲凄清”和“声声吹出”,形成了和谐的节奏。
  • 意象:通过“芦管”、“落梅”等意象,体现了春天的美与流逝的时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音乐与自然景象的结合,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共鸣,以及对春天的期待和感伤。

意象分析:

  • 芦管:象征着江边的生活和自然的声音。
  • 落梅:寓意着春天与生命的轮回。
  • 风月:代表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 A. 笛子
    • B. 芦管
    • C. 琵琶
  2.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表现春天的来临?

    • A. 落梅
    • B. 远山
    • C. 流水
  3. 诗中提到的“葫芦河”象征什么意思?

    • A. 乡愁
    • B. 富饶
    • C. 忧伤

答案:

  1. B. 芦管
  2. A. 落梅
  3. A. 乡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郑谷与王维的作品都体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情的思考,郑谷的《江宿闻芦管》更多地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的《鹿柴》则体现了隐逸生活的清幽和人与自然的融洽。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学术论文及评论集。

相关查询

落叶 次韵友人悼宠落梅 送人失官归 古剑 代上刘郎中 重阳后一日偕翁宾旸张敬之江楼分韵得台字 村路 挽芸居二首 其二 富景园诗 虚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镸字旁的字 老把势 心字底的字 谈唠 欠字旁的字 随俗为变 从长计议 行同能偶 只千古 迎神赛会 马字旁的字 包含致的词语有哪些 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罪应万死 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提手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