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不雨遣闷二首 其二

《不雨遣闷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7 22:22:14

诗句

池上芹泥即渐乾,梁间燕子拾虫难。

绿窗无限伤春意,看尽斜阳更倚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2:14

不雨遣闷二首 其二

作者: 刘基 〔元代〕

原文展示:

池上芹泥即渐乾,
梁间燕子拾虫难。
绿窗无限伤春意,
看尽斜阳更倚阑。

白话文翻译:

池塘上的芹菜泥渐渐干涸,
梁间的燕子飞来飞去,捉虫却很困难。
绿窗外满是对春天的无尽伤感,
看着斜阳西下,更加倚在栏杆上。

注释:

  1. 池上:指池塘上。
  2. 芹泥:指池塘边的芹菜泥。
  3. 梁间:指房屋的横梁之间。
  4. 燕子:指燕子鸟,常用来象征春天。
  5. 拾虫:捕捉虫子。
  6. 绿窗:指窗外的绿色植物,象征春天的生机。
  7. 伤春意:对春天的惆怅与思念。
  8. 斜阳:夕阳西下的景象。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春天与燕子、夕阳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惆怅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忠臣,元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因其才华而在明代建立初期担任重要职务。他的诗歌多反映对人生、命运的思考,风格沉郁而内敛。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末明初,社会动荡不安,民众生活艰苦,刘基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索,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心态。

诗歌鉴赏:

《不雨遣闷二首 其二》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失落。开头两句描绘的景象,池塘的芹泥渐渐干涸,象征着生命的枯竭与无奈;而燕子在梁间飞舞,却无法捕捉虫子,传达了春天来临但又充满艰难的矛盾情感。接下来的两句以“绿窗”和“斜阳”作为意象,引发对春天的无限伤感,诗人在夕阳下倚靠栏杆,仿佛在与逝去的美好时光告别。整首诗在细腻的意象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营造出一种悠远而深邃的意境。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池上芹泥即渐乾”:池塘边的泥土因干旱而逐渐干涸,暗示生命的枯竭。
    • “梁间燕子拾虫难”:燕子飞来飞去,却因缺乏虫子而难以捕捉,表现出春天的无奈与困境。
    • “绿窗无限伤春意”:窗外的绿色植物令诗人感受到对春天的伤感。
    • “看尽斜阳更倚阑”:夕阳西下,诗人倚靠在栏杆上,看着美好的时光渐渐流逝。
  2. 修辞手法

    • 对比:春天的生机与干枯的泥土形成鲜明对比,突显诗人的内心矛盾。
    • 拟人:燕子的行动被赋予了人的情感,表现其捕虫的艰难。
    • 意象:绿窗、斜阳等意象交织,形成深沉的情感层次。
  3.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无奈追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1. 池塘:象征生命与自然的生机。
  2. 燕子:代表春天与生命的希望,但又因艰难的环境而显得无力。
  3. 绿窗: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诗人对生命的思考。
  4. 斜阳:象征光阴的流逝,带来惆怅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芹泥”指的是什么?
    A. 水草
    B. 池塘泥土
    C. 绿叶

  2.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表达对春天的无尽伤感?
    A. 绿窗
    B. 燕子
    C. 斜阳

  3. 诗中“看尽斜阳”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希望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春天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悲苦。
  • 李白《月下独酌》:则通过月亮的意象表达孤独与自饮的洒脱,风格更加豪放。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雨遣闷二首 其二》,并通过互动学习巩固对诗词的理解。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别王础尘 题杨克俭池馆 送赵西里官满归永嘉 山居(七首) 咏史四章 其三 醉花阴 夏日小有堂中看邱近夫朱致一叶九来诸子投壶 野菊 犁春操为谢耕道作 题可宗壁间墨梅 十八滩杂咏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相知恨晚 户字头的字 木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笃志爱古 包含蓬的成语 停战 豁朗 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隹字旁的字 凝态 简结尾的成语 弋字旁的字 完整无缺 满门英烈 修嫮 劈空扳害 佛图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