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闽关九首 其八

《过闽关九首 其八》

时间: 2025-05-02 11:01:52

诗句

剑水悠悠南去深,黄茅苦竹自成林。

日烘溪雾生秋瘴,风搅山霏作昼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1:52

过闽关九首 其八

作者: 刘基 〔元代〕

原文展示: 剑水悠悠南去深,黄茅苦竹自成林。
日烘溪雾生秋瘴,风搅山霏作昼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南方的自然景色。河水缓缓流向南方,深邃而悠长;金色的稻草和苦竹交错生长,形成浓密的林木。太阳照耀下,溪流中的雾气凝聚,带来了秋天的湿气;风吹动山间的雾霭,使得白天变得阴暗。

注释:

  • 剑水:指流动的河水,形状如剑,意在形容水的清澈与迅速。
  • 悠悠:形容水流的缓慢与悠长。
  • 黄茅:黄色的稻草,指的是生长在南方的植物。
  • 苦竹:一种竹子,茎干坚韧,具有实用价值。
  • 日烘:指阳光照射,带有烘烤的感觉。
  • 溪雾:溪水上升起的雾气。
  • 秋瘴:秋季特有的湿气,可能引起不适。
  • 风搅:风吹动,掀动不定。
  • 山霏:山间的雾霭,形容山中雾气弥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号千里,元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基在过闽关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南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此时的他经历了社会动荡,诗中隐含着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南方的自然风光,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以“剑水”和“黄茅苦竹”描绘出江南水乡的特征,显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气息;而后两句则在日光和秋雾的描写中,突显出自然天气的变幻,象征着人生的无常。整体上,诗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环境的亲密感和对生命深邃的感悟。诗中所蕴含的自然情感和人生哲理,令读者在欣赏景色的同时,也陷入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剑水悠悠南去深:描绘河水如剑般流淌,表现出水流的清澈与深远,暗示南方的辽阔。
  2. 黄茅苦竹自成林:以黄茅和苦竹展示南方植物的特点,表达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
  3. 日烘溪雾生秋瘴:描述在阳光照耀下,溪水雾气的变化,体现出秋天特有的气候特征和对人们的影响。
  4. 风搅山霏作昼阴:风的吹动使得山间的雾气更为浓厚,形成阴暗的白天,传达一种变化无常的气候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剑水”,将水流比作剑,形象生动。
  • 拟人:如“风搅”,赋予风以动感,增强了场景的活力。
  • 对仗:诗句之间平衡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对南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剑水:象征清澈与迅速,体现自然的灵动。
  • 黄茅与苦竹:代表南方特有的植物,象征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的丰富。
  • 溪雾与秋瘴:表现自然变化的气候特征,暗示生命中的无常。
  • 山霏:象征着神秘与变化,反映了自然的多样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剑水”是指什么?

    • A) 山的形状
    • B) 河流的清澈
    • C) 风的速度
    • D) 雾的浓厚
  2. “秋瘴”是指什么?

    • A) 秋天的美丽
    • B) 秋天的湿气
    • C) 秋天的丰收
    • D) 秋天的寒冷

答案:

  1. B) 河流的清澈
  2. B) 秋天的湿气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刘基的诗更加强调了水的流动和南方的生机,而王维则更注重山的静谧与秋天的宁静。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但表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刘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旧游 玉女迎春慢/玉女迎春 柳 蝶恋花 其一 临江仙 其二 玉女迎春慢/玉女迎春 如梦令·今夜故人独宿 满江红·翠袖馀寒 玉女迎春慢(柳) 隔浦莲近 瑞鹧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十日并出 耿介之士 蹑踵 豕字旁的字 列次 包含炷的词语有哪些 略迹原心 包含殷的成语 黎饰 层崖峭壁 飞罗面 惊飘 止字旁的字 二者必取其一 龙字旁的字 泰开头的成语 玄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