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5:36
孤城向夕原,春入景初暄。
绿树低官舍,青山在县门。
楼台疑结蜃,枕席更闻猿。
客路何曾定,栖迟欲断魂。
在孤独的城池中,夕阳西沉,春天带来了初暖的景象。
绿树环绕着低矮的官舍,青山依傍着县城的门口。
楼台似乎和海市蜃楼相连,躺在床上的我听见猿声更显得凄凉。
旅途何时才能安定下来,我在此久留,心神欲断魂。
“蜃”指的是海市蜃楼,古人认为蜃是一种神秘的生物,能在海面上制造幻影,常用来表达迷离、幻境的情感。“猿”在古诗中常常象征孤独与哀愁,尤其是在山林中叫声更显凄凉。
欧阳玭,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题材见长,颇具抒情性和意境。
《巴陵》作于诗人旅途之中,描绘了他在巴陵的所见所感,传达了旅途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巴陵》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当下环境的感受与对生活的思考。首句“孤城向夕原”以孤独的意境引入,夕阳西下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寂寥的气氛,紧接着“春入景初暄”则给人以温暖的希望,春天的气息与孤城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此后描绘的绿树、青山,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然而“楼台疑结蜃”又将读者带入一种幻境,似乎在暗示着现实与梦境之间的界限模糊。
诗的后半部分则从环境的描写转向内心的感受,尤其是“客路何曾定,栖迟欲断魂”,这两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作为旅人内心的孤独无依和渴望归属的情感。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中展现了一种深邃的哲思,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全诗通过描绘孤独的城市与春暖的景象,反映了旅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揭示了人对归属感的追求。
诗中“孤城”指的是:
A. 繁华的城市
B. 偏远的城镇
C. 海边的城市
“楼台疑结蜃”中的“蜃”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动物
B. 幻影
C. 一种植物
整首诗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快乐
B. 孤独与思乡
C.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