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出塞曲

《出塞曲》

时间: 2025-05-04 01:53:04

诗句

鸊鹈淬剑鹊调弓,猎罢阴山落日红。

铁骑不嘶沙碛草,牙旗飞掣桔槔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3:04

原文展示:

鸊鹈淬剑鹊调弓,猎罢阴山落日红。
铁骑不嘶沙碛草,牙旗飞掣桔槔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猎人们在阴山猎杀后,夕阳西下时的景象。鸊鹈(即水鸟)在水中淬炼剑刃,鹊鸟则在调弓。猎人们结束了狩猎,夕阳映红了阴山的景色。铁骑(骑兵)在沙碛和草地上行进,却不再嘶鸣,牙旗在桔槔的风中飞舞。

注释:

字词注释:

  • 鸊鹈:一种水鸟,形似鸭,常栖息于水边。
  • 淬剑:用水或油等冷却金属,使其更坚硬,形容猎人准备武器。
  • 鹊调弓:鹊鸟在鸣叫,这里指猎人准备弓箭。
  • 阴山:指阴山山脉,位于中国北方,是古代游牧民族的活动区域。
  • 铁骑:骑马的士兵,象征军队。
  • 牙旗:古代战旗,通常用于军队的标识。
  • 桔槔风:桔槔是运水的工具,形容风吹动的情景。

典故解析: 此诗涉及古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冲突背景,特别是与蒙古及西北地区的关系。诗中描绘的狩猎场景,表现了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与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尹耕,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多描绘边塞风光和军事题材,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和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边疆冲突频繁,诗人常通过诗歌表达对边塞生活的感受,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诗歌鉴赏:

这首《出塞曲》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猎人们的英勇气概。首句以“鸊鹈淬剑鹊调弓”开篇,描绘了一幅充满动态的画面,表现出猎人们在准备狩猎时的紧张氛围。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落日,夕阳的红色映衬出阴山的壮丽,给人一种广袤而苍凉的感觉。诗中提到“铁骑不嘶”,则反映了战争的沉寂和猎人归来的宁静,似乎暗示着战争的结束或暂时的平静。

全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从猎人准备到狩猎结束,再到夕阳落下,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边塞生活画卷。最后的“牙旗飞掣桔槔风”不仅描绘了风的动态,还象征了希望与勇气,展示了对未来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鸊鹈淬剑鹊调弓:描绘猎人们准备出征时的场景,体现出狩猎的紧迫感。
  • 猎罢阴山落日红:猎人结束狩猎,夕阳洒下红光,渲染出一种壮丽的气氛。
  • 铁骑不嘶沙碛草:骑兵行进在沙土和草地上,却没有马的嘶鸣声,象征着战争的宁静。
  • 牙旗飞掣桔槔风:战旗在风中摇曳,暗示着军队的威武和士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鸊鹈淬剑”,形象地表现了猎人准备的状态。
  • 对仗:整首诗在用词上讲究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展现了边塞猎人的生活与壮志,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战争的思考,情感基调中蕴含着对和平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鸊鹈:象征着生命与猎捕的主题。
  • 落日: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铁骑:象征军事力量,表现出边疆的紧张态势。
  • 牙旗:代表军队的荣誉与士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鸊鹈淬剑”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 A. 捕鱼
    • B. 准备狩猎
    • C. 照顾家禽
  2. “铁骑不嘶”表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 A. 热闹
    • B. 宁静
    • C. 悲伤
  3. 诗中“落日”象征着什么?

    • A. 新的开始
    • B. 生命的结束
    • C. 繁荣昌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二首》
  • 高适的《别董大》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出塞二首》亦描绘边塞生活,表现出游牧民族的豪情与壮志,与尹耕的《出塞曲》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王昌龄更侧重于思乡与壮志,而尹耕则侧重于猎人的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色。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
  • 《边塞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陶郭主簿二首 闻公择过云龙张山人辄往従之公择有诗戏用其 归去来集字十首 无题?此为白居易诗?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 残句槐花黄 乔将行,烹鹅鹿出刀剑以饮客,以诗戏之 王子直去岁送子由北归往反百舍今又相逢赣上 初别子由至奉新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解衣磐礴 蹦套 窥测方向,以求一逞 昏腾 神态自若 丨字旁的字 豫料 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肉字旁的字 写注 抹一鼻子灰 黄字旁的字 微尰 韋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旌旗蔽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