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1:06
浣溪沙·雨湿清明香火残
作者: 朱敦儒 〔宋代〕
雨湿清明香火残。
碧溪桥外燕泥寒。
日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修篁初散绿,
褪花新杏未成酸。
江南春好与谁看。
这首词描绘的是清明时节的景象。雨水浸湿了香火,祭扫的气氛依旧弥散。碧绿的小溪旁,燕子在泥土上飞来飞去,显得有些寒冷。漫长的日子里,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目光凝望远方。竹子刚刚脱去外皮,露出了嫩绿的新芽;而新杏花尚未完全褪去花瓣,也没有成熟的酸味。我只觉得江南的春天如此美好,却无人与我共享这份美景。
朱敦儒,字子华,号孤云,宋代词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自然景色为主题。
这首词创作于清明时节,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惋惜,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春日的向往与孤独的情感。
《浣溪沙·雨湿清明香火残》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了清明时节的氛围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开篇的“雨湿清明香火残”一句,既渲染了节日的氛围,又暗示了祭奠的结束,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伤。接下来的“碧溪桥外燕泥寒”则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显示出燕子在寒冷泥土中飞翔的画面,增强了孤寂之感。
“日长独自倚阑干”一句,诗人以“独自”二字突出了孤独的感受,仿佛在无尽的春光中,只有自己一人。随后的“脱箨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则通过对竹子和杏子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化。最后一句“江南春好与谁看”更是将孤独的情感推向高潮,表明即使春天再美,缺乏分享的对象,亦显得无趣和孤单。
整首词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孤独的深思,具有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天的向往与孤独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在节日中对亲人逝去的思念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脱箨修篁初散绿”中的“脱箨”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江南春天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