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1:4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1:45:21
挂帘等月阑干曲。
厌永昼劳烟倦局。
单衣汗透鲛绡缩。
脱帽梳犀枕玉。
移床就碧梧翠竹。
寄语倩姮娥伴宿。
轻风淡露清凉足。
云缀银河断续。
在帘子旁等待月光透过栏杆的曲线,厌倦了漫长白昼的劳碌和烟雾的疲惫。单薄的衣衫渗透了汗水,像鲛绡般萎缩。脱下帽子,梳理着如犀角般光滑的头发,枕着玉石般的枕头。把床移到碧绿的梧桐和翠竹旁,寄托我的话语给美丽的嫦娥,让她来伴我入梦。轻柔的风和淡淡的露水带来了清凉的舒适,云彩缀成银河,时断时续。
朱敦儒,字景升,号白云,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风景和人间情感,具有浓厚的抒情性和意象美。
《杏花天》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变革频繁。诗人在繁忙生活之余,渴望回归自然、寄情于月,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杏花天》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带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全诗以“挂帘”等月开头,引出月色的美丽与静谧,让人感受到夜晚的宁静。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漫长白昼的厌倦,这不仅是对生活的感叹,更是对内心困惑的反映。诗中“单衣汗透鲛绡缩”生动描绘出夏日的酷热,突显了诗人对清凉环境的渴望。
“移床就碧梧翠竹”表现出诗人寻找清幽之地的渴望,象征着一种追求自然、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最后,诗人向嫦娥寄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依恋。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既有对现实的厌倦,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全诗围绕着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表现了在繁忙生活中渴望逃离现实、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心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倩姮娥”指的是哪个神话人物?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移床就碧梧翠竹”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杏花天》更加关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细腻感悟;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孤独与思乡的情感。两者虽有不同的情感基调,但都通过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