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17:0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7:03:42
菩萨蛮
作者:朱敦儒〔宋代〕
芭蕉叶上秋风碧。
晚来小雨流苏湿。
新窨木樨沈。
香迟斗帐深。
无人同向夕。
还是愁成忆。
忆昔结同心。
鸳鸯何处寻。
在芭蕉叶上,秋风吹得碧绿。
傍晚时分,细雨洒落,流苏被打湿。
新采的木樨香气弥漫,
香气在帐篷深处显得更加浓郁。
没有人陪伴我一起看夕阳,
心中愁苦,只能回忆过去。
想当年我们心心相印,
如今的鸳鸯又在哪里寻觅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朱敦儒,宋代词人,以词作著称,风格清新细腻,善于描写自然景色与人间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季,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情感的怀念与孤独。背景中秋风、细雨交织,勾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
《菩萨蛮》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季的孤寂与思念之情。开头的“芭蕉叶上秋风碧”描绘了一幅清新的秋日景象,青翠的芭蕉叶在秋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接下来的“晚来小雨流苏湿”则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细腻的秋雨氛围,雨水浸湿了流苏,增添了几分愁绪和凄美。
而“新窨木樨沈”,则通过木樨的香气表现了诗人对往昔情感的追忆,香气浓郁却又显得沉重,仿佛在暗示着不可逆转的时光流逝。随之而来的“无人同向夕”则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夕阳西下,伴侣的缺失更添愁苦。
“还是愁成忆”一句,情感的转折,将思念与忧伤结合在一起,回忆往昔的甜蜜与美好,形成强烈的对比。而最后的“鸳鸯何处寻”则是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唤起读者对爱情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运用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沉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怀念与孤独,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渲染,突出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过往的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菩萨蛮》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朱敦儒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流苏”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乐器
C) 一种动物
“鸳鸯何处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朱敦儒的《菩萨蛮》与李煜的《相见欢》都表达了思念之情,但朱敦儒更强调秋天的孤独感,而李煜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失去的痛苦与无奈。两者风格各有不同,均展现出深厚的情感内涵。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