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三月二十日诏宴乐游园赋得风字

《三月二十日诏宴乐游园赋得风字》

时间: 2025-08-04 12:04:20

诗句

乐游形胜地,表里望郊宫。

北阙连天顶,南山对掌中。

皇恩贷芳月,旬宴美成功。

鱼戏芙蓉水,莺啼杨柳风。

春光看欲暮,天泽恋无穷。

长袖招斜日,留光待曲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12:04:20

原文展示:

乐游形胜地,表里望郊宫。
北阙连天顶,南山对掌中。
皇恩贷芳月,旬宴美成功。
鱼戏芙蓉水,莺啼杨柳风。
春光看欲暮,天泽恋无穷。
长袖招斜日,留光待曲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游园场景,游玩者在这里尽情欣赏风景,向远处的郊外宫殿眺望。北边的阙楼直通天际,南边的山峦恰似在手掌之中。皇上的恩典让这芳美的月色更加动人,宴会的美好成就令人陶醉。鱼儿在荷花盛开的水中嬉戏,黄莺在杨柳间歌唱,春天的光景仿佛要在黄昏中消逝,天边的景色令人无尽眷恋。长长的衣袖招引着斜阳,留住了光辉,等着乐曲的结束。

注释:

  • 乐游:愉快的游玩。
  • 形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
  • 北阙:指北边的宫阙。
  • 皇恩:皇帝的恩泽。
  • :给予。
  • 芳月:指美好的月色。
  • 旬宴:指十天一次的宴会。
  • 鱼戏芙蓉水:形容鱼儿在荷花盛开的水中嬉戏,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莺啼:黄莺的歌唱。
  • 天泽:指天上的水泽。
  • 长袖:长长的衣袖,象征优雅的姿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说,字公辅,唐代诗人,曾任翰林学士。他的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为题材,作品流畅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季,正值三月二十日,作者在宫廷中参与盛大的宴会,借景抒怀,表达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对皇恩的感激。

诗歌鉴赏:

这首《三月二十日诏宴乐游园赋得风字》通过描绘春日游园的美景,展现了唐代盛世的繁荣与和谐。诗的开篇以“乐游形胜地”引入,便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游园场景,令人不禁想象那份欢乐与轻松。接着,诗人通过北阙和南山的对比,展现了宏伟的宫殿与自然山水的和谐共存,体现了帝国的雄伟和自然的灵动。

“皇恩贷芳月,旬宴美成功”一句,既表达了对皇帝恩惠的感激,又显现出宴会的欢愉与美好,增强了诗的情感层次。接下来的“鱼戏芙蓉水,莺啼杨柳风”,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春天的活力和生命的气息,象征着春日的温暖和希望。

“春光看欲暮,天泽恋无穷”则展现了诗人在春日即将结束时的眷恋与感慨,给人带来一种惆怅的美感。最后两句,通过“长袖招斜日,留光待曲终”,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融合在一起,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形成了诗的情感高潮。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蕴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乐游形胜地:在美丽的游园地中尽情玩乐。
  2. 表里望郊宫:向外望去,能看到远处的宫殿。
  3. 北阙连天顶:北边的宫阙仿佛直通天际。
  4. 南山对掌中:南边的山峦近在咫尺。
  5. 皇恩贷芳月:皇帝的恩惠使得月色更显美丽。
  6. 旬宴美成功:十天一次的宴会让人感到愉悦。
  7. 鱼戏芙蓉水:鱼儿在荷花盛开的水中嬉戏。
  8. 莺啼杨柳风:黄莺在杨柳间啼鸣,春风轻拂。
  9. 春光看欲暮:春天的光景似乎要在黄昏中消逝。
  10. 天泽恋无穷:天边的水泽让人无尽地眷恋。
  11. 长袖招斜日:长袖轻舞招引着斜阳。
  12. 留光待曲终:期待光辉在乐曲结束时依旧留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北阙连天顶”将阙楼比作高耸入云的山,突出其雄伟。
  • 拟人:如“鱼戏芙蓉水”,赋予鱼儿玩耍的情感,增添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春光看欲暮,天泽恋无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日游园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皇恩的感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体现了唐代盛世的繁荣与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乐游:快乐的游玩,象征着生活的愉悦。
  • 芳月:美好的月色,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 鱼、莺:代表自然界生机勃勃的生命,象征春天的活力。
  • 长袖:优雅的姿态,象征着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乐游”指的是什么? A. 享受音乐
    B. 愉快的游玩
    C. 快乐的生活

  2. “北阙连天顶”中的“阙”指的是什么? A. 山峰
    B. 宫阙
    C. 大门

  3. 诗中提到的“春光看欲暮”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C. 对黄昏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山居秋暝》与《三月二十日诏宴乐游园赋得风字》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前者更侧重于山水的宁静与深远,后者则表现了春日的生动与欢愉。两者在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显示出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选评》

相关查询

巫山高 战城南 落叶哀蝉曲 罗女曲 兴隆祀丁曲 江南思四首寄曹毅之 其四 江南思四首寄曹毅之 赠贾司教先生 盩厔清明日 上元叶邦重别墅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祖宗三代 四点底的字 包含忧的成语 欢怿 麻字旁的字 五色缤纷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鸟王 鸟惊鱼散 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大铲鞋 羞以牛后 鸡皮疙瘩 十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漝溢 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