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2:14
幸秦始皇陵
作者: 李显 〔唐代〕
眷言君失德,骊邑想秦馀。
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
阿房久已灭,阁道遂成墟。
欲厌东南气,翻伤掩鲍车。
这首诗表达了对秦始皇的思考,感慨他失去了德行,令人怀念那已经过去的秦国。如今政事繁杂,刚刚改用篆书,愚昧的风俗甚至焚烧经典。阿房宫早已被毁,昔日的繁华如今只剩下废墟。深感厌倦东南的气候,反而让人想起鲍车的悲伤。
作者介绍:李显,唐代诗人,其诗歌风格多样,常常关注政治与社会现象,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政治变革与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秦始皇的回顾,表达对往昔政治理想的失落与对当下政治的无奈。
李显的《幸秦始皇陵》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诗人通过“君失德”直接点出秦始皇的失道,令人回想起昔日的辉煌与失落。这一失德不仅是个人的道德缺失,更是整个政权的腐败与衰退。诗中“政烦方改篆”,反映出当时政治的混乱与无序,显示了对政治现状的不满。
接下来的“愚俗乃焚书”则是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的批判,表达了对文化的珍视与对暴政的反抗。诗人的情感逐渐深入,透过对阿房宫的毁灭,象征着权力的脆弱与辉煌背后的悲惨结局,令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无情。
最后,诗人通过“欲厌东南气,翻伤掩鲍车”,表达了对世事的厌倦与对历史的无奈,鲍车作为悲伤的象征,暗示了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感伤,形成了一种对历史的怀念与哀悼之情。整首诗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展现了李显对历史的独特视角与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政治腐败、文化压制的批判与对美好过去的怀念,展现了一种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人文关怀。
诗词测试:
李显的《幸秦始皇陵》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愚俗乃焚书”中“焚书”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欲厌东南气”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