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7:21
每见韶娘梳鬓好,钗燕傍云飞。
谁掬彤霞露染衣。玉透柔肌。
梅花瘦雪梨花雨,心眼未芳菲。
看著娇妆听柳枝。人意觉春归。
每次见到韶娘梳理美丽的头发,像燕子一样的钗子随云飞舞。
谁来采摘朝霞的露珠为她染衣?她的肌肤如玉般柔软。
梅花在严寒中显得瘦弱,雪花和梨花在细雨中飘落,心中却未曾感受到春天的芬芳。
看着她的妆容,倾听柳枝的低语,仿佛感受到人们的心意已觉春天归来了。
张先(生卒年不详),字子美,号江南,宋代词人,出生于今江苏省。他的词风婉约细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尤其在描写女性美和春天的景象方面尤为出色。
《武陵春》是张先在春天时写的,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心中对春天的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词人通过描绘韶娘的美丽形象,表现了对青春和美的赞美。
《武陵春》是张先的一篇经典之作,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女性的魅力。开篇以“韶娘梳鬓好”引入,勾画出一个年轻女子的清丽形象,头发梳理得体,钗子如燕,生动展现了青春的活力与美丽。接着,诗人以“谁掬彤霞露染衣”表达了对她的赞美和钦慕,仿佛朝霞的露珠都愿意为她染上衣裙,显示出一种理想化的美。
在描绘自然景色时,张先运用了“梅花瘦雪梨花雨”的意象,象征着春天的来临。然而“心眼未芳菲”,则暗示着内心的渴望与现实的落差,虽然春天已至,心中却仍有未曾感受到的孤寂。这种对比强化了诗的情感深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情世态的敏感。
最后一句“人意觉春归”,不仅点明了春天的到来,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整个词作在细腻的描绘中蕴含着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美的向往,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每见韶娘梳鬓好,钗燕傍云飞:
谁掬彤霞露染衣:
玉透柔肌:
梅花瘦雪梨花雨:
心眼未芳菲:
看著娇妆听柳枝:
人意觉春归:
整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韶娘的美丽描绘,传达了青春的美好与短暂,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韶娘”指的是:
A. 一位年轻的女子
B. 一位老年女子
C. 一位仙女
诗中“心眼未芳菲”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渴望
B. 对美的赞美
C. 对现实的失落
“人意觉春归”在整首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A. 结束诗篇
B. 表现春天的到来
C. 强调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