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3:19
山池应令诗
作者: 徐陵 〔南北朝〕
画舸图仙兽,
飞艎挂采斿。
榜人事金桨,
钓女饰银钩。
细萍时带檝,
低荷乍入舟。
猿啼知谷晚,
蝉咽觉山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美景的画面:画舸上绘制着神仙的兽形,飞速的船帆挂着彩色的帆布。划船的人用金色的桨划水,钓鱼的女子则用银色的钩子装饰自己。细细的浮萍偶尔随船而动,低矮的荷花似乎刚刚入舟。猿猴在山谷里啼叫,似乎预示着傍晚时分的到来,而蝉鸣的声音让人感受到山秋的气息。
徐陵,字文长,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于公元507年,卒于578年,曾任南朝梁的文学家。以词采华丽、意境深远著称,是当时文人中的佼佼者。
《山池应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山池应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美景,诗中洋溢着一种恬静而又清新的气息。诗人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元素,如“细萍”、“低荷”、“猿啼”、“蝉咽”,这些意象不仅塑造了一个宁静的山水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诗的开头便引入了画舸和仙兽的意象,这样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氛,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境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水中的浮萍、荷花,以及船上钓鱼女子的装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诗的最后两句“猿啼知谷晚,蝉咽觉山秋”则深化了诗的意境,猿猴的啼叫和蝉鸣声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时间流逝的象征,让人感受到秋天的临近,暗示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寄托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飞艎”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动物
B. 一种船
C. 一种花
D. 一种乐器
“猿啼知谷晚”中的“谷”指的是什么?
A. 山谷
B. 河谷
C. 海谷
D. 田谷
诗中的“细萍”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自然的细腻
B. 时间的流逝
C. 人的劳动
D. 女性的美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