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9:45
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
作者: 苏轼
中秋天气未应殊,不用红纱照座隅。
山下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
未成短棹还三峡,已约轻舟泛五湖。
为问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无。
在中秋的时节,天气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不必用红纱帷幕来遮挡座位的角落。山下的白云如同一匹白色的素绢,水中的明月仿佛静静地卧在浮动的水面上。未曾划着短小的船只去往三峡,已经约好了轻舟在广阔的五湖上游玩。请问,登高望远的美丽风景,明年还会想起我的朋友吗?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他的诗词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风格豪放,语言清新。
这首诗创作于中秋佳节,诗人于黄楼上观月,凭栏而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中秋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团圆与思念,因此诗中融入了浓厚的情感与自然景象。
《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是一首体现苏轼豪放不羁、情感细腻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对中秋天气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平常而又亲切的氛围,“中秋天气未应殊”一句,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察与感受,而“不用红纱照座隅”的说法更是透露出一种随意与自然的态度,显示了诗人对环境的轻松应对。
接下来的“山下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将自然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白云如素,轻盈而美丽,与水中的明月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给人以宁静之感。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未成短棹还三峡,已约轻舟泛五湖”,表达了他对未来旅行的期待与向往,展现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向往。最后的“为问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无”则是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未来重聚的期盼,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温暖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与对人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巨匠的非凡才华与人文情怀。
诗歌的主题围绕自然景色与人际情感,展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待。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中提到的“红纱”主要是用来做什么的?
A. 遮挡光线
B. 装饰座位
C. 作为船帆
D. 其他
“山下白云横匹素”中“横匹素”指的是什么?
A. 白云的形状
B. 白云的颜色
C. 白云的数量
D. 其他
诗中提到的“轻舟”最可能指的是?
A. 一种交通工具
B. 一种食物
C. 一种植物
D. 其他
答案:1. A 2. A 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