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13
墙阴有残雪,非与朝阳争。
老松无别态,气至理亦荣。
飞鸟凭双翼,忽与云烟并。
千峰岂我隔,孤杖果何情。
墙角阴影中还有残雪,雪并不与朝阳争辉。
老松树并无其他的姿态,气韵至理也能显得荣华。
飞鸟借着双翅,偶尔与云烟相伴。
千峰山岂能将我隔绝,手持孤杖又能有什么情怀呢?
李呈祥,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作品以豪放清新著称,常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野望 其二》创作于诗人游历山水之间,借景抒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他孤独的情怀及对自由的向往。
《野望 其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诗人通过对残雪、老松、飞鸟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哲理的深刻理解。首句“墙阴有残雪”,通过墙角残雪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冬去春来的自然规律。接下来的“非与朝阳争”,则体现了残雪的淡泊与安然,仿佛在告诉人们在自然面前,竞争与争执显得多么微不足道。
老松的描写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老松无别态,气至理亦荣”,松树作为长青之物,象征着坚韧与持久,能够在岁月中依旧保持自己的气韵,令人钦佩。同时,飞鸟与云烟的结合,象征着自由的向往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最后,“千峰岂我隔,孤杖果何情”,诗人以孤杖自喻,虽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内心的情感却并不因物理的距离而消散。这种对生命的豁达与洒脱,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宽广胸怀,令人深思。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孤独的理解与接受。
“墙阴有残雪”中的“残雪”指的是什么?
a) 新雪
b) 剩余的雪
c) 融化的雪
答案:b)
诗中提到的“老松”象征什么?
a) 年轻
b) 坚韧与持久
c) 脆弱
答案:b)
“千峰岂我隔”中,诗人想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孤独
b) 自由
c) 不受阻隔的情感
答案:c)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李呈祥的《野望 其二》在意象的描绘上更为细腻,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豪放与壮丽。两者虽同为山水诗,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