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2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20:02
老手王摩诘,穷交孟浩然。
论诗曾伴直,话旧已忘年。
北上难陪骥,东行且趁船。
离亭花映肉,醉眼鹭窥莲。
柂转三山没,风回五两偏。
荒祠过瓜步,古甃堕松巅。
闻道清香阁,新篘白玉泉。
莫教门掩夜,坐待月流天。
小院檀槽闹,空庭桦烛烟。
公诗便堪唱,为付小婵娟。
王摩诘是我的老朋友,孟浩然是我穷困交结的知己。
我们曾一起讨论诗歌,但如今已忘了彼此的岁月。
北上之路难以相伴骏马,东行时只好趁船而行。
离亭的花影映在酒杯上,醉眼中的白鹭在窥视莲花。
小船转过三山,风向也偏了五两。
路过荒凉的祠堂,古老的石砖在松树顶上落下。
听说清香阁里有美酒,白玉泉水清澈如新竹般。
不要让门在夜晚关上,静静等待月光流向天空。
小院里檀木槽中喧闹,空庭中桦树的烛烟缭绕。
我的诗便可以高唱,为了献给小婵娟。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风格豪放,兼具文人的细腻与士人的豪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再次前往真州的过程中,诗中通过回忆与朋友的往事,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至真州再和二首 其一》是一首以友谊为主题的诗作,苏轼在诗中通过描绘与王维、孟浩然的交情,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感情。诗的开篇提到两位名士,显示出作者对过去岁月的怀念,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他在仕途与生活中的孤独感。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诸如“醉眼鹭窥莲”、 “离亭花映肉”等描绘了春日宴饮的欢愉与美好,同时又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此外,诗中有不少自然意象,如“三山”、“松巅”等,体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与欣赏。最后几句更是展现了诗人对夜晚的期待,渴望在月光下静静思考,寄托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整首诗在轻快的节奏中带有淡淡的忧伤,既体现出苏轼的豪放,也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情感与高远的志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王摩诘是指哪位诗人?
填空题:诗中提到“离亭花映____”,填入合适的词。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友谊的淡漠态度。(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