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9:5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9:53:32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
孤城回望苍烟合。
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
觉来幽梦无人说。
此生飘荡何时歇?
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轻云和微月下,二更时分,我在船上酒醒,刚刚启航。
回望孤城,苍茫的烟云交融在一起。
我只记得唱歌的时光,却忘了归家的季节。
头巾偏斜,扇子掉落在藤床上,
醒来时幽梦已无人与我倾诉。
这一生飘荡不定,何时才能安歇?
我的家在西南,却常常向东南辗转别离。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积极参与政治,经历了多次贬谪,形成了他深厚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他的诗、词、文风格多样,其中兼具豪放与婉约。
《醉落魄·离京口作》创作于苏轼贬谪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在离开京城时,船上月色朦胧,酒意未醒,心中情感交织,产生了对时光流逝与归乡无望的深刻反思。
这首词通过描绘夜晚的船旅,展现了词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开头两句“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宁静的氛围,轻云和微月相映成趣,给人一种静谧的美感。而“二更酒醒”则暗示了词人的醉意尚未消散,正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中。接下来的“孤城回望苍烟合”,在孤独的旅途中,词人回望远方的城市,苍烟弥漫,似乎在感慨人生的孤寂。
“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一句,展现了词人对快乐时光的怀念,而对归乡的时机却感到模糊,反映出人生旅途的无常和对归属感的渴望。接着“巾偏扇坠藤床滑”,描绘了一幅慵懒的画面,词人醒来后的恍惚与孤寂,令人感到一丝无奈与忧伤。“此生飘荡何时歇”道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求。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表达了他在逆境中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漂泊与思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归属感的渴望,反映了作者在动荡人生中的哲思与感慨。
诗中“二更”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诗中提到的“孤城”指的是?
词人对归乡的情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