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0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03:27
与公京口水云閒,
问月何时照我还。
邂逅我还还问月,
何时照我宿金山。
与朋友在京口的水边,云雾缭绕,闲适自得。
我询问明月,何时能照亮我回归的路途。
偶然相逢,我又继续问月,
何时能照耀我在金山上的宿处。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晚号穷愚,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推行的新法,致力于改革和富国强兵,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他的诗词以清新、劲健、含蓄著称,常常蕴含深邃的哲理。
此诗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其政治生涯的巅峰期。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他在喧嚣的政治生涯中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王安石的《与宝觉宿龙华院三绝句》其三,以自然景象为背景,结合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月亮与故乡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与公京口水云閒”,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水边景象,友人相聚于此,心中自然感到轻松愉悦。接着,诗人向月亮询问归期,显示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期待,透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月亮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常象征着思乡的情感,这里更是突出了诗人对归途的渴望和对故乡金山的思念。
最后一句“何时照我宿金山”,将情感进一步深化,表达了诗人虽身处京口,但心中挂念的却是那遥远的金山。整首诗在清婉的意境中,融入了深沉的情感,展示了王安石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通过对月亮的询问,诗人似乎在与宇宙对话,体现了他哲理性的思考风格。
整首诗通过与月亮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归属感的追求。
诗中“京口”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江苏镇江
B. 北京
C. 南京
D. 上海
“问月”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对月亮的赞美
B. 对时光的思考与期盼
C. 对友人的思念
D. 对自然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金山”是指?
A. 一座山
B. 一个寺庙
C. 一条河
D. 一座城市
王安石的《与宝觉宿龙华院三绝句》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有对月亮的描写,但王安石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对话与思考,而李白则更强调对故乡的思念与个人情感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