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3:28
诗词名称: 长亭怨慢 回乡吟二首之二
作者: 蔡淑萍 〔当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问何事真关情处?记得家山,惠风初度。
眼里新苗,耳边言笑,共谁语?笔端词赋。
祈父老从今富。一十五年间,便梦里乡情千缕。
延伫。叹归来半日,不是旧时心绪。
艰难稼穑,怎忍尽七旬翁妪!
过学校哪有书声,但萧瑟窗前风雨。
愧懵懂年来,看惯升平歌舞!
白话文翻译:
问什么事情在真正关心感情的地方?我还记得家乡的山峦,春风刚刚吹过。
眼前是新长出的稻苗,耳边是欢声笑语,跟谁在交谈呢?在笔下写下的诗句。
希望父老乡亲从今以后都能富裕。十五年来,梦中乡情缠绵千丝万缕。
我停留在那里,叹息回到故乡半天,却不是昔日的心情。
艰难的耕作,怎忍心让七旬的老翁老妪来承受!
经过学校,哪里还有书声,只有窗前萧瑟的风雨。
我感到愧疚,懵懂的年纪里,已经习惯了太平的歌舞!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淑萍,现代诗人,其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擅长用简练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蔡淑萍回乡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现实的困惑,反映了当代人对乡愁的深刻体验。
诗歌鉴赏:
全诗以回乡为主题,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眷恋及归来的失落感。开头通过提问引发思考,表达对情感真实所在的探讨;接着回忆家乡的自然风光与人们的欢声笑语,营造出一种温馨的乡愁。然后,诗人转向对现实的反思,十五年的离别让归来的人感到陌生,过去的情感已经不再,内心充满感慨。诗中提到的“艰难稼穑”与“七旬翁妪”,让人感受到农村生活的辛苦与不易,表现出对父辈的深切关怀。结尾则以“愧懵懂年来”收束,反映出对当下繁华与过往艰辛的对比,表达了对升平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欣慰也有惋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个人与社会、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反映了当代人对乡愁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惠风”象征什么?
A. 春天的温暖
B. 冬天的寒冷
C. 秋天的丰收
诗人回乡后感到的情感是?
A. 高兴
B. 失落
C. 无所谓
“艰难稼穑”提到的主要是指什么?
A. 生活的富裕
B. 农民的辛苦
C. 读书的乐趣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蔡淑萍的《长亭怨慢》和余光中的《乡愁》,两者都涉及对故乡的思念,但蔡淑萍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的艰辛,而余光中则表现出对离乡游子的深刻感慨。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展现了不同的乡愁面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