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4:13
听黯黯长安夜雨。那是侬家,放教归去。檠短窗虚,梦魂仿佛到江浦。愁生无定,应是有生愁处。寄远织琼花,浑不省凉蟾天宇。凝伫。祇兰红波碧,依约谢娘眉妩。文园病也,更堪触伤春情绪。便月痕不上菱花,尽难忘衣新人故。但乞取天怜,他日剪灯深语。
听着长安夜晚的细雨,想起我的家,心中无奈只好让你离去。窗前的灯光微弱,梦中似乎又回到了江浦。愁绪无处不在,想必是有生之处便有愁苦。远方寄托着我的思念,却全然不知天上凉月的寂寞。我伫立在这里,眼前的兰花红波绿影,恍若谢娘那妩媚的眉目。文园的病痛,愈发让我伤感春天的情怀。即使月光映照在菱花上,也难以忘却你我之间的旧情。但愿上天怜悯,待到未来能在灯下细语。
作者介绍:文廷式(约1791-1860),清代诗人,字定甫,号月山,晚号梅溪。文廷式擅长词,尤其以清丽婉约见长,常以细腻的情感描绘自然与人生。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清代,是诗人在长安夜雨中思念故乡、爱人时的心情写照。表现出对离别的惆怅和对未来团聚的期盼。
这首《长亭怨慢 和素君韵寄远》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之苦的深刻感受。开篇的“听黯黯长安夜雨”,便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长安的夜雨使得诗人的思绪更加沉重。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短灯、虚窗、梦魂等意象,细腻地描绘出自己的孤寂与思念。
“愁生无定,应是有生愁处”,这一句揭示了愁苦无处不在的主题,情感的波动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的“寄远织琼花”则流露出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暗示着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而后面“便月痕不上菱花,尽难忘衣新人故”,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月光映照在水面,却难以洗去对往事的记忆,表达了对旧情难舍的无奈与悲伤。最后一句“但乞取天怜,他日剪灯深语”则是对未来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温柔与坚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和爱人的思念之情,悲伤与期盼交织,体现了离别带来的痛苦和对未来团聚的期待,表现出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安夜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兴奋
“愁生无定”的意思是: A. 愁苦是固定的 B. 愁苦无处不在 C. 愁苦总是消失
诗人在最后希望: A. 能永远分离 B. 有再见的机会 C. 忘记过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