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6:33
尽消受一襟秋思。倦旅年年,夕阳情味。淝水东流,暮云回望碧无际。绿杨坊陌,弹指又西风起。莫再谱长亭,谁解识凄凉如是。归计,纵因循不恨,祗恨鬓星星矣。朱阑梦遍,犹倒影一池寒翠。待重检蠹壁题痕,奈芳约如烟难理。且打叠清愁,商略玉壶閒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无尽的秋思与旅途的疲惫。每年都感到倦怠,夕阳下的情感愈发浓烈。淝水悠悠向东流去,暮云回望时,心中无尽的碧空。绿杨环绕的小路上,西风再次吹起。再也不想在长亭谱写离愁,谁能体会这种凄凉呢?归途的打算,虽然不恨因循的生活,但只恨鬓角的白发如星星般闪烁。朱色的栏杆上,梦境如影倒映在一池寒翠之中。等待重温那虫蚀的题字,却发现思念如烟,难以捉摸。索性将清愁叠加,商量着在玉壶中闲醉。
丁宁,近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为主,擅长描绘自然与人心的微妙关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长亭怨慢》创作于诗人旅途中的某个秋日,表达了他对离别、思念的深刻感受。在那个时代,社会变革频繁,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长亭怨慢》是丁宁的一首经典作品,诗中流露出浓厚的秋意与离愁,情感深邃而复杂。开头几句便以“尽消受一襟秋思”引入,直接将读者带入诗人的思维与情感中。随着诗句的展开,倦旅的意象和夕阳的情味交织,形成一种既温暖又凄凉的氛围。淝水东流的自然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暗示着人生的无常。
在诗的中段,诗人对长亭的回忆充满了无奈和惆怅,长亭是送别的地方,意味着离别的痛苦与孤独。他的“归计”虽不恨于因循的生活,却又因鬓角的白发而感到无奈,这种自我反省与对生活的无奈交织在一起,令整首诗愈发深刻。
最后几句,朱阑梦遍与寒翠的意象结合,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在语言上细腻而富有诗意,情感上层层递进,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离别的惆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记忆的追忆,传达出一种无奈而又深刻的情感。
《长亭怨慢》的作者是?
诗中“倦旅年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朱阑梦遍”中的“朱阑”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