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满江红 令门人和

《满江红 令门人和》

时间: 2025-05-03 21:29:12

诗句

采药归来,这鼎器、乾金铸写。

那些儿道理,全凭主者。

先把根尘都扫尽,从前熟处休沾惹。

问行工、进火事如何,凭般若。

五雷车,青龙*。

烧山符,心铸写。

更涤虑洗心,灵泉浇洒。

九转功成丹道毕,一灵真性还虚也。

那赤条条地法王身,无可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9:12

诗词名称: 满江红 令门人和

作者: 李道纯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采药归来,这鼎器乾金铸写。那些儿道理,全凭主者。先把根尘都扫尽,从前熟处休沾惹。问行工进火事如何,凭般若。五雷车,青龙。烧山符,心铸写。更涤虑洗心,灵泉浇洒。九转功成丹道毕,一灵真性还虚也。那赤条条地法王身,无可把。


白话文翻译:

归来采药的人,手中这器皿是用纯金铸造的。那些道理,完全依靠主人的领会。首先要把根本的尘埃扫净,从前熟悉的地方不要再去沾惹。问修行者火候如何,须凭借智慧。五雷车,青龙,烧山符,心灵铸成的法器。更要洗净心思,灵泉浇灌。经过九次的修炼,丹道已经完成,真正的灵性也回归于虚无。那赤裸裸的法王身,没有任何可以持有的东西。


注释:

  • 鼎器: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具,常用来比喻珍贵的器物或成就。
  • 根尘:指内心的杂念和污垢。
  • 般若:智慧的意思,佛教用语。
  • 五雷车:道教术语,指一种驱邪的法器。
  • 九转功:道教修炼中的一种方法,意指经过多次的炼化与提升。

典故解析:

  • 灵泉:常用来象征智慧和清净之源,代表心灵的净化。
  • 赤条条的法王身:可能指的是修行者在追求真理后,回归本真无所执着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道纯,元代道士及诗人,致力于道教修炼与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多融入道教哲学,表达对道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元代,正值道教文化的复兴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教修炼的重视,以及对真理、智慧的向往。


诗歌鉴赏:

《满江红 令门人和》是一首深邃而富有哲理的诗作,诗中展示了作者对道教修炼的理解与追求。开篇以“采药归来”引入,象征着修行者寻找智慧和真理的过程。诗中提到的“鼎器”和“根尘”,暗示了内心的修炼与外在成就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内在的净化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在诗的中段,作者通过“五雷车”和“青龙”等道教符号,表明了修行过程中的工具与法门,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最后,通过“九转功成”和“真性还虚”的表述,展示了在经历多次锤炼后,修行者最终回归本真,达到无我、无执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道教的核心思想:超越世俗、追求内在的真理与智慧。李道纯用这种诗形式,将道教哲学与文学美感相结合,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精神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采药归来,这鼎器乾金铸写

    • 描述修行者归来,手中持有珍贵的器物,象征内在的智慧与成就。
  2. 那些儿道理,全凭主者

    • 强调对道理的理解依赖于个人的领悟与修行。
  3. 先把根尘都扫尽,从前熟处休沾惹

    • 提到修行的第一步是清除内心的杂念,避免陷入旧习。
  4. 问行工进火事如何,凭般若

    • 问修行者进展如何,答案是要靠智慧的领悟。
  5. 五雷车,青龙

    • 引用道教法器,象征驱邪与保护。
  6. 烧山符,心铸写

    • 表达通过心灵的修炼来达成目标。
  7. 更涤虑洗心,灵泉浇洒

    • 强调心灵的净化过程。
  8. 九转功成丹道毕,一灵真性还虚也

    • 描述经过多次修炼,最终达到真我状态。
  9. 那赤条条地法王身,无可把

    • 表达一种无执的境界,回归朴素与真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鼎器”比喻成就,象征内在的智慧。
  • 对仗:如“涤虑洗心,灵泉浇洒”,增强音乐感和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内在修炼与智慧的追求,强调清除杂念、追求真理的重要性,表现了道教的哲学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鼎器:象征成就、智慧。
  • 根尘:内心的杂念和执念。
  • 灵泉:智慧源泉,心灵的净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以下哪项是“五雷车”的象征?

    • A. 保护与驱邪
    • B. 财富与荣耀
    • C. 自然与和谐
  2. “根尘”在诗中指代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内心的杂念
    • C. 外在的名声
  3. “九转功成”表示什么?

    • A. 达到真我状态
    • B. 获取财富
    • C. 传播知识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道德经》:老子所作,探讨道理与修行。
  • 《红楼梦》中的诗词:表达人生哲理和内心修炼。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关注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结合,但侧重于外部的景色与内心的感受,展现不同的修行境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研究》
  • 《道教文化与文学》
  • 《李道纯诗词选》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已酉端午 送夫子之鸠江 题肤功雅奏图 其四 题肤功雅奏图 其三 题肤功雅奏图 其二 题肤功雅奏图 其一 送莫仲节状元归省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一 桂隐 巾车 重九日病酒不饮而园菊巳芳薄莫吟绕亦有佳兴因和渊明九日閒居诗一首聊见向慕之意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厄字旁的字 对不起 莫知所谓 肉字旁的字 包含等的成语 大权旁落 火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出入起居 潜濡默化 一食三起 云缎 彰往察来 贪财慕势 示字旁的字 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艾叶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