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4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40:13
二年花下为闲伴,一旦尊前弃老夫。
西午桥街行怅望,南龙兴寺立踟蹰。
洛城久住留情否,省骑重归称意无。
出镇归朝但相访,此身应不离东都。
在花下闲坐了两年,今天却在酒桌前被抛弃。
在西午桥街上行走,心中充满了怅惘;
在南龙兴寺前站立,心中踌躇不前。
在洛城待了很久,你是否依旧留恋?
骑马返回是否合意?
出镇归来只想和你相见,这一生应该不会离开东都。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以其作品通俗易懂、感情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叙事诗和乐府诗。他的作品常涉及社会问题及个人情感,深受后世喜爱。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与张籍相交甚密的时期,张籍即将离开,白居易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当时人际关系的温暖与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送张常侍西归》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与张籍之间深厚友谊的珍惜与依依不舍。诗的开篇“二年花下为闲伴”引出了与友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暗示着他们曾经的欢聚与快乐。然而,随着张籍的离去,诗人不得不面对孤独的现实,感到被抛弃的失落。随后的“西午桥街行怅望,南龙兴寺立踟蹰”描绘了诗人行走在熟悉的地方,却又感到无所依归的矛盾心情。
诗中“洛城久住留情否”一问,仿佛是在询问友人对洛阳的情感,表达了对故地的留恋与对友人情感的牵挂。最后的“此身应不离东都”则是对未来的期待与承诺,尽管朋友离去,诗人仍希望能在东都相见,维系这份珍贵的友谊。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友谊的珍贵与离别的痛苦,表达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情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期盼,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的朋友是谁?
诗中提到的“南龙兴寺”象征什么?
“此身应不离东都”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