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4:22
架上非无书,眼慵不能看。
匣中亦有琴,手慵不能弹。
腰慵不能带,头慵不能冠。
午后恣情寝,午时随事餐。
一餐终日饱,一寝至夜安。
饥寒亦闲事,况乃不饥寒。
这架子上并不是没有书籍,只是眼睛懒得去看。
匣子里虽然有琴,却是手懒得去弹。
腰间懒得佩带,头上懒得戴帽。
午后尽情地睡觉,午时随便吃点东西。
吃一顿饭就能吃得饱,一觉睡到晚上就能安眠。
饥饿和寒冷都显得无所谓,更何况现在又不饥也不寒。
该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唐代士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安逸生活的向往。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诗歌涵盖了政治、社会、爱情等多个主题,风格多样,既有感伤的抒情诗,也有讽刺时政的讽刺诗。
《慵不能》创作于白居易的晚年,他在经历了官场的波折后,选择了隐居的生活。诗歌表达了他对懒惰安逸生活的自嘲和对生活无所事事的坦然态度。
《慵不能》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展现了诗人对安逸生活的向往与自得其乐的态度。诗人在开头通过“架上非无书,眼慵不能看”便揭示了自己对知识的懒惰,书籍的存在却未能激起他阅读的兴趣。接着,诗人将琴、腰带、帽子等生活中的必需品一一列举,表现出自己对一切活动的抵触,显示出一种强烈的慵懒感。
“午后恣情寝,午时随事餐”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无所事事的慵懒生活,似乎时间的流逝在他眼中变得毫无意义。最后两句“饥寒亦闲事,况乃不饥寒”更是将这种生活态度推向了极致,饥饿与寒冷都变得无所谓,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和洒脱。
整首诗不仅反映了白居易个人的生活态度,也折射出当时士人对生活的思考和追求,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哲理。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懒散生活状态的自我调侃,展现了一种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反映了诗人对安逸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白居易在诗中用什么来象征知识的懒惰?
“饥寒亦闲事”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可以将《慵不能》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进行对比。两者都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生活状态,但白居易的诗更偏向于对安逸生活的享受,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生活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