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0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05:39
临江仙 其三 送董琴庵司马之任汾州
红旆远迎汾上路,楼船还赋秋风。
儿童骑就竹龙葱。塞烟含柳碧,关雨坠枫红。
汉相江都三策贵,勿需司马军容。
琴台撤幕敞芙蓉。高山千万叠,流水两三重。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董琴庵去汾州的场景。诗人用红色的旗帜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楼船在秋风中悠然行驶。儿童骑着竹龙玩耍,景色中塞外的烟雾笼罩着青柳,关隘间的雨水落下,映红了枫叶。汉朝的宰相在江都的三条策略非常珍贵,但并不需要司马的威武军容。琴台上的幕布已经拉开,露出盛开的芙蓉花。高山重重叠叠,流水潺潺,景色如画。
毛奇龄,清代诗人,生于1646年,逝于1712年。他以诗词见长,风格多样,尤其擅长律诗和词。他的作品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此诗是送别董琴庵任职汾州时所作,表达了朋友之间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汾州作为一个重要的地方,赋予了此行更深的意义。
这首《临江仙》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送别的情景与心情。开头的“红旆远迎汾上路”便以鲜艳的色彩和远道而来的意义,营造出一种热烈的氛围。接着,儿童骑竹龙的画面,带来一丝轻松与欢快,反映了人们对这个场合的喜悦。
紧随其后的塞外烟柳、关口雨枫,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美丽和秋天的气息,增强了送别的情感深度。诗人通过汉相与司马的对比,表达了对政治和军事手段的反思,强调了策略的珍贵与必要性。
最后的高山流水意象,则传达了一种宁静与悠远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增添了诗作的境界。整首诗在送别的情感中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同时反思了政治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红旆”指的是什么?
A. 白色的旗帜
B. 红色的旗帜
C. 绿色的旗帜
D. 蓝色的旗帜
诗中提到的“汉相江都三策”是指什么?
A. 军事策略
B. 治国的策略
C. 经济政策
D. 教育方针
诗中“儿童骑就竹龙葱”描绘的是?
A. 孩子们的欢乐场景
B. 成人的玩乐
C. 祭祀活动
D. 农田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