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4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44:28
睡架荼蘼红刺软,雾中桄蔽轻纨。
几番觅钏坐花间。香山未暖,石炭捣烟寒。
薄絮装衣萦背胛,空悬辟冻金环。
武溪雪净尚征蛮。杜鹃声杳,莫是未教还。
在柔软的睡架上,荼蘼花的红色如同刺绣,雾气中,轻纱似的桄榔树遮蔽着。
我几次寻觅着钏(指耳环)坐在花丛中,香山尚未暖和,石炭的烟雾依然寒冷。
薄薄的絮状衣服萦绕在背上,空中悬挂着未化的冻金环。
武溪的雪已经融净,仍在征战外敌。杜鹃的叫声渐渐消逝,难道是还未教我归来?
毛奇龄(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字子升,号白云山人,晚号青松山人。毛奇龄以其清新雅致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受到了当时文人雅士的广泛喜爱。
这首《临江仙》是毛奇龄在春季时节所作,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爱情和战乱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融合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与对时局的思考。首句描绘了睡架上柔软的荼蘼花,展现春日的宁静与美丽。接着,诗人几次寻找耳环坐在花丛中,展现了他寻求美好生活的渴望。然而,随着“香山未暖,石炭捣烟寒”的描写,诗人对冷暖变化的敏感使得整个情景瞬间转向,表现出一种隐隐的不安和对过去的怀念。
“薄絮装衣萦背胛”展现出诗人对寒冷的感受,而“空悬辟冻金环”则暗示着未解的情感和内心的孤独。在最后两句中,诗人用“武溪雪净尚征蛮”表达了对历史战乱的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杜鹃声的消逝则象征着对归来的渴望与思念。整首诗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心境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时局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不屈与对未来的期望。
诗中“荼蘼”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树
C. 一种动物
D. 一种食物
“香山未暖,石炭捣烟寒”中的“香山”象征什么?
A. 和平
B. 寒冷
C. 温暖
D. 战斗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历史的反思
D. 对爱情的思念
答案: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