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4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5:28
消渴游江汉,羁栖尚甲兵。
几年逢熟食,万里逼清明。
松柏邛山路,风花白帝城。
汝曹催我老,回首泪纵横。
我因口渴而游览江汉,身处异地依然忍受着军旅的生活。
经历了好几年才得以品尝熟食,眼看着清明节又要来临。
沿着松柏树阴的邛山小路,风吹花舞在白帝城上。
你们催我快点老去,回首时泪水纵横而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少陵,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的诗歌内容广泛,风格雄浑,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他是“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
这首诗作于杜甫后期,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社会动乱,诗人身在异乡,生活困顿,常常感受到身世的无奈和对故土的思念。
这首《熟食日示宗文、宗武》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故乡和家人的深切思念,尤其在战乱之中,他的生活状况与内心感受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悲凉的情感基调。首句“消渴游江汉”,开篇即以口渴的状态引入,暗示了他在外漂泊的无奈与艰辛。接着“羁栖尚甲兵”,透露出他身处军队的生活,尽管身在江汉美丽的水乡,仍无法摆脱战乱的阴霾。
“几年逢熟食,万里逼清明”,让人感受到他对简单生活的渴望和对传统节日的惦念。在清明时节,家人团聚的画面与他孤独的身影形成鲜明对比,情感愈发沉重。最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孤独的氛围,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广阔的历史背景中交织,表现出杜甫深厚的悲悯情怀和对家国的担当。
整首诗通过描绘个人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思念,反映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与对生活的无奈,让人感受到诗人深切的悲悯与对故乡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熟食”指的是什么?
A. 生食
B. 熟食
C. 快餐
D. 零食
“消渴游江汉”中的“消渴”指什么?
A. 渴望
B. 口渴
C. 心渴
D. 喝水
诗中提到的“白帝城”位于哪个地方?
A. 长江
B. 黄河
C. 太湖
D. 西湖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杜甫的这首诗更多关注个人的困境与思乡之情,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豪情与自然的壮丽景色,这反映出二者在风格和主题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