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1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14:19
百字令·宿汉儿村
作者:纳兰性德
无情野火,趁西风烧遍天涯芳草。
榆塞重来冰雪里,冷入鬓丝吹老。
牧马长嘶,征笳乱动,并入愁怀抱。
定知今夕,庾郎瘦损多少。
便是脑满肠肥,尚难消受,此荒烟落照。
何况文园憔悴后,非复酒垆风调。
回乐峰寒,受降城远,梦向家山绕。
茫茫百感,凭高唯有清啸。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在秋冬交替、落日余晖之际,面对荒凉景象与思乡之情的深刻感受。无情的野火借着西风,烧尽了天涯的芳草;在冰雪覆盖的边塞,寒风袭来,使发丝变得苍白。牧马声长嘶,征笳声纷乱,忧愁的心情在这喧扰中加重。今夜我知道,庾郎(庾信)不知道自己又瘦了多少。即便是富贵荣华,也难以消解内心的愁苦,这荒烟落日的景象更是令人心伤。何况自文园(指庾信的故居)憔悴之后,已不复昔日的酒家风调。回乐峰的寒意,受降城的遥远,梦中依然绕着我的故乡。茫茫的百感交集中,唯有高声清啸来宣泄我的心情。
“庾郎”是指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庾信,因其诗才被后世称颂。诗中提及庾郎,表达了作者对其才华和遭遇的感慨,也映射出自己对文人生活的向往与无奈。
作者介绍:纳兰性德(1655-1715),字容若,号柳烟,满洲人,清代著名词人,以情感细腻、语言优美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爱情和故乡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诗人游历汉儿村时,正值秋冬交替,感受到自然的萧瑟与内心的孤寂,表达了离乡的愁苦及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百字令·宿汉儿村》是纳兰性德的一首感人之作,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感以及对故乡的思念。整首词描绘了一个荒凉的冬日景象,开篇即以“无情野火”引出,传达出一种无奈与绝望的情绪。随着诗句的推进,情感愈发浓烈,尤其是对庾信的提及,既是对才子佳人的向往,也是对自己境遇的自省。
诗中反复出现的“冷”、“瘦”、“憔悴”等字眼,不仅描绘了诗人对寒冷环境的感受,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借助自然景象,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外部环境相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富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后半部分的“回乐峰寒,受降城远”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梦中的故乡成为他心灵的寄托。最终以“唯有清啸”收尾,将无尽的感慨化为音乐的形式,表达出对生活的反思与自我救赎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围绕着思乡与孤独展开,表现了诗人的感伤与无奈,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外部环境,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增强了作品的深度与广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庾郎”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杜甫
C. 庾信
D. 白居易
诗中多次提到的“冷”主要指什么?
A. 温度
B. 心情
C. 颜色
D. 季节
“唯有清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愤怒
C. 悲伤
D. 忧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百字令·宿汉儿村》的情感与意境,体会到诗人对人生、故乡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