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1:3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1:37:22
送智玄首座归蜀中旧山
作者: 刘得仁
像教得重兴,因师说大乘。
从来悟明主,今去证高僧。
蜀国烟霞异,灵山水月澄。
乡闾诸善友,喜似见南能。
这首诗表达了对智玄首座归蜀的祝福和敬意。诗中提到,因师父传授大乘佛法,智玄得以重振教义。一直以来他对佛法的领悟和对明主的理解,今日去往蜀地将能见证高僧的风范。蜀国的山水烟霞独特,灵山的水月清澈透明。故乡的朋友们,见到他就像见到了南方的能僧一样欢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得仁,唐代诗人,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作品多以山水、佛教等为主题,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智玄首座返回蜀地的时刻,表达了对智玄的敬仰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的重视和人们对高僧的尊重。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深厚的佛教情感和对智玄首座的敬仰。开头两句中,诗人以“像教得重兴,因师说大乘”开篇,表明智玄的教义传承与复兴,这不仅是对智玄的赞美,也是对佛教大乘思想的推崇。诗中提到的“悟明主”,显示出智玄在理解佛教真理方面的深刻领悟,展现了其作为高僧的智慧和修养。
接下来的“蜀国烟霞异,灵山水月澄”,描绘了蜀地的秀美山水,运用自然景象来衬托智玄的圣洁与智慧,表现出一种人、自然与佛教的和谐关系。最后,诗人以“乡闾诸善友,喜似见南能”结束,表达了对智玄回归故乡的期盼与祝福,仿佛智玄的归来能带给人们智慧与宁静,像南能那样使人欢喜。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的人文关怀与对佛教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智玄首座的祝福与敬仰,体现了佛教的智慧与人间的美好关系,传达出一种对高僧的尊重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刘得仁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诗中提到的“南能”指的是哪位高僧?
A. 玄奘
B. 慧能
C. 达摩
“蜀国烟霞异”中的“烟霞”主要指什么?
A. 美丽的山水
B. 迷雾和云彩
C. 佛教的教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勃的《送孟东野序》相比,刘得仁的这首诗更侧重于佛教思想的表达与对高僧的敬仰,而王勃的作品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与主题上各有千秋,均展现了唐代诗歌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