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2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25:34
《读刘得仁、贾岛集二首》 ——贯休 〔唐代〕
二公俱作者,其奈亦迂儒。
且有诸峰在,何将一第吁。
句还如菡萏,谁复赠襜褕。
想得重泉下,依前与众殊。
役思曾冲尹,多言阻国亲。
桂枝何所直,陋巷不胜贫。
马病唯汤雪,门荒劣有人。
伊余吟亦苦,为尔一眉嚬。
这两位都是作家,但也都显得有些迂腐。
既然还有高峰在,何必为一件事而叹息?
他们的句子还像荷花一样美,谁来赠送衣裳?
想起在重泉之下,依旧与众人不同。
我曾为冲尹而劳心,常言阻碍与国家关系亲近。
桂树的枝条何以直立,破巷子里无法忍受贫困。
马病只依靠汤药,门前荒凉却有人居住。
我吟唱也感到苦恼,因你而眉头紧锁。
作者介绍: 贯休,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0年,卒于公元912年,字子恭,号白云,晚号无尽。贯休的诗风以清新脱俗著称,擅长描写山水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关注人性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贯休在读了刘得仁和贾岛的作品后所作,表达了对这两位诗人的看法与感受。诗中流露出对当时文人风气的思考,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贯休在这首诗中以一种淡淡的忧伤和自省的口吻,表达了对当时文人群体的思考。诗的开头,贯休以“二公俱作者”开篇,表面上似乎是在称赞刘得仁与贾岛的文学成就,但随即转入对他们迂腐的批评,显示出他对传统文人风气的不满。他认为,尽管有高峰(理想)在,但文人们却常常因小事而感到沮丧。
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句还如菡萏,谁复赠襜褕”,表达了对美好诗句的向往,同时也表露出一种孤独感:美丽的句子是否有人来欣赏和支持?隐含着对文人之间情谊的期待。
而后,贯休提到自己过去的经历,表示自己曾为冲尹而劳心,多言阻碍国家与亲情的关系,似乎反映了他对政治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最后几句则回归到自身的困境,马病、门荒、贫困等,展现了他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苦闷。这首诗在整体上反映了贯休对当时社会文人风气的深刻思考以及他个人的生活感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值得反复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文人群体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对理想追求的渴望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情感真挚,风格独特。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贯休对刘得仁和贾岛的态度是:
A. 赞美
B. 批评
C. 中立
答案:B
“句还如菡萏”中“菡萏”指的是:
A. 桃花
B. 荷花
C. 梅花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陋巷”象征:
A. 富裕
B. 贫困
C. 和谐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