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喜晴有感呈晁郎

《喜晴有感呈晁郎》

时间: 2025-04-30 15:21:11

诗句

山城淫雨霁,窗户含余清。

老人午睡足,杖策遶荒庭。

长夏吾庐秀,清阴交众荣。

茫茫榛莽中,萱草扬其英。

植杖视天壤,悠然感浮生。

淹泊且无叹,人事亦难恒。

一旦舍此去,触物不无情。

何为久戚戚,遇酒但知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1:11

原文展示:

山城淫雨霁,窗户含余清。老人午睡足,杖策遶荒庭。长夏吾庐秀,清阴交众荣。茫茫榛莽中,萱草扬其英。植杖视天壤,悠然感浮生。淹泊且无叹,人事亦难恒。一旦舍此去,触物不无情。何为久戚戚,遇酒但知倾。

白话文翻译:

山城连绵的雨停了,窗户透进残留的清新。老人午睡醒来,拄着拐杖绕着荒废的庭院。漫长的夏日里,我的小屋显得秀丽,清凉的树荫交织着繁茂。在茫茫的杂草丛中,萱草绽放着它的花朵。拄着拐杖望着天地,悠然感慨人生的浮沉。漂泊无依也不叹息,人事变化难以恒常。一旦离开这里,触及万物怎能不生情。为何要长久地忧愁,遇到酒就尽情倾倒。

注释:

  • 山城:指诗人所在的山中小城。
  • 淫雨:连绵不断的雨。
  • 霁:雨停。
  • 含余清:指雨后空气中残留的清新气息。
  • 杖策:拄着拐杖。
  • 遶:同“绕”。
  • 榛莽:杂草丛生之地。
  • 萱草:一种草本植物,古人常用来比喻忘忧。
  • 植杖:拄着拐杖。
  • 天壤:天地。
  • 浮生:指短暂虚幻的人生。
  • 淹泊:漂泊无依。
  • 人事亦难恒:人事变化难以恒常。
  • 戚戚:忧愁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这首诗《喜晴有感呈晁郎》是在雨后天晴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雨后天晴时,诗人感受到自然的清新和人生的无常,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天晴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山城淫雨霁,窗户含余清”描绘了雨后的清新气息,而“老人午睡足,杖策遶荒庭”则展现了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诗人在“茫茫榛莽中,萱草扬其英”中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在“植杖视天壤,悠然感浮生”中则表达了对人生浮沉的感慨。最后,诗人以“何为久戚戚,遇酒但知倾”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认为不应长久忧愁,而应享受当下的美好。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城淫雨霁,窗户含余清:描绘雨后天晴的景象,窗户透进残留的清新气息。
  2. 老人午睡足,杖策遶荒庭:展现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拄着拐杖绕着荒废的庭院。
  3. 长夏吾庐秀,清阴交众荣:描述夏日里小屋的秀丽和清凉树荫的繁茂。
  4. 茫茫榛莽中,萱草扬其英:在杂草丛中,萱草绽放着它的花朵,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5. 植杖视天壤,悠然感浮生:拄着拐杖望着天地,感慨人生的浮沉。
  6. 淹泊且无叹,人事亦难恒:漂泊无依也不叹息,人事变化难以恒常。
  7. 一旦舍此去,触物不无情:一旦离开这里,触及万物怎能不生情。
  8. 何为久戚戚,遇酒但知倾: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不应长久忧愁,而应享受当下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拟人:如“萱草扬其英”中的“扬”字,赋予萱草以人的动作,形象生动。
  • 对仗:如“山城淫雨霁,窗户含余清”中的“山城”与“窗户”,“淫雨”与“余清”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天晴的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浮沉的感慨。诗人认为不应长久忧愁,而应享受当下的美好,体现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 山城、淫雨、窗户、余清:描绘雨后天晴的自然景象,营造清新宁静的氛围。
  • 老人、午睡、杖策、荒庭:展现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传递出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 长夏、吾庐、清阴、众荣:描述夏日里小屋的秀丽和清凉树荫的繁茂,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茫茫榛莽、萱草、扬其英:在杂草丛中,萱草绽放着它的花朵,象征着美好和希望。
  • 植杖、视天壤、悠然、浮生:拄着拐杖望着天地,感慨人生的浮沉,表达了对人生浮沉的深刻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淫雨”指的是什么? A. 小雨 B. 大雨 C. 连绵不断的雨 D. 暴雨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忧愁 B. 豁达 C. 悲观 D. 消极
  3. “萱草扬其英”中的“扬”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1. C. 连绵不断的雨
  2. B. 豁达
  3. B. 拟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梦境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情感深沉。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耒《喜晴有感呈晁郎》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前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后者通过梦境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两者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对宋代诗歌有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 《宋代文学史》:对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有助于理解张耒的诗歌创作背景。

相关查询

清平乐 清平乐 其六 清平乐五首 其四 清平乐 木犀 清平乐 清平乐·题少梅画 清平乐 其九 清平乐 燕台秋冷,曹部一空,薄宦穷途,飘流满目。感赋此解 清平乐 清平乐 寿王楚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物极必反 耳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鬼毒 兵未血刃 齒字旁的字 眼孔浅 包含荏的成语 所央 一概抹杀 鼎字旁的字 得失荣枯 牵系 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陈套 天缘奇遇 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