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1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17:30
原文展示:
和柳郎中舒州潜庵二首 张耒 〔宋代〕
浪走尘埃竟未甘,仙郎六十制潜庵。 门前山色云侵坐,峰下秋光水满潭。 野鹤避人巢古木,清猿乘月啸寒岩。 从今不作轩裳客,多买烟霞未是贪。
白话文翻译:
我一直在尘世中奔波,却始终不甘心就此沉沦,如今六十岁的仙郎建造了潜庵。 门前山色如云,仿佛侵入了我的座位,山峰下的秋光映照着满潭的水。 野鹤为了避开人群,选择了古老的树木筑巢,清猿在月光下对着寒冷的岩石长啸。 从今以后,我不再追求官场的荣华富贵,多买些烟霞(指隐居生活)并不是贪心。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和柳永的诗作,柳永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以写爱情词著称,但也有不少描写山水隐逸的作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和柳永的诗作时所作,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厌倦。柳永在舒州(今安徽宣城)建造了潜庵,张耒以此为题,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潜庵周围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厌倦。诗中“浪走尘埃竟未甘”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厌倦,而“仙郎六十制潜庵”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自然景色,如“门前山色云侵坐”、“峰下秋光水满潭”等,都是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的体现。最后两句“从今不作轩裳客,多买烟霞未是贪”,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厌倦。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厌倦。通过对潜庵周围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从今不作轩裳客,多买烟霞未是贪”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厌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仙郎”指的是谁? A. 张耒 B. 柳永 C. 苏轼 D. 王安石
诗中的“潜庵”是什么意思? A. 隐居的地方 B. 官场 C. 寺庙 D. 学校
诗中的“烟霞”指的是什么? A. 隐居生活 B. 官场生活 C. 寺庙生活 D. 学校生活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