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9:20
原文展示:
寓寺八首 其五 张耒 〔宋代〕
翠眉长好何曾损,寄语啼禽漫不閒。 应为残春足愁恨,长疑蹙破镜中山。
白话文翻译:
翠眉依旧美丽未曾受损,对啼叫的鸟儿传话却漫不经心。 或许是因为残春增添了许多愁恨,常常怀疑那镜中的山峦是否已被蹙破。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此诗选自《寓寺八首》,是张耒在寓居寺庙时所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寓居寺庙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翠眉长好何曾损”一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隐含了对青春易逝的哀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翠眉长好何曾损”,以翠眉比喻自然美景,表达了美景依旧,但人事已非的感慨。次句“寄语啼禽漫不閒”,通过与啼禽的对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后两句“应为残春足愁恨,长疑蹙破镜中山”,则进一步以残春和镜中山为喻,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切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翠眉、啼禽、残春和镜中山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切哀愁。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翠眉”比喻的是什么? A. 自然美景 B. 女子美丽的眉毛 C. 心中的景象 D. 理想的山峦
诗中“啼禽”的作用是什么? A. 表达诗人的孤独 B. 表达诗人的无奈 C. 与诗人对话 D. 以上都是
诗中“镜中山”比喻的是什么? A. 自然美景 B. 女子美丽的眉毛 C. 心中的景象 D. 理想的山峦
答案:1. A 2. D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