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4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47:21
原文展示:
九华山 其七 王十朋 〔宋代〕 郡楼初见一奇峰,深恐烟霞无路通。神母遥遥将九子,总将山色到舟中。
白话文翻译:
在郡楼初次见到一座奇特的山峰,深深担心烟雾和霞光会阻断通往它的道路。神母远远地带着九个孩子,总是将山色带到船中。
注释:
诗词背景: 王十朋是宋代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多以山水自然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郡楼初次见到九华山的情景,表达了对山中神秘美景的向往和担忧。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九华山的壮丽景色,通过“奇峰”、“烟霞”等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敬畏和向往。诗中的“深恐烟霞无路通”一句,既表达了对山中神秘美景的担忧,也反映了诗人对探索未知的渴望。最后两句“神母遥遥将九子,总将山色到舟中”,则通过神话色彩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中的“奇峰”指的是什么? A. 九华山 B. 其他山峰 C. 神话中的山峰 答案:A
诗中的“烟霞”象征着什么? A. 山中的神秘和美丽 B. 山中的危险 C. 山中的平凡 答案:A
诗中的“神母”象征着什么? A. 山中的神秘力量 B. 山中的普通人物 C. 山中的动物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王十朋的其他山水诗作,如《望岳》等。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望岳》进行对比,两者都以山为主题,但表达的情感和手法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王十朋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