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0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1:14
原文展示: 奉和四月三日上阳水窗赐宴应制得春字 孙逖 〔唐代〕 今日逢初夏,欢游续旧旬。 气和先作雨,恩厚别成春。 凤吹临清洛,龙舆下紫宸。 此中歌在藻,还见跃潜鳞。
白话文翻译: 今天迎来了初夏,欢乐的游玩延续了过去的时光。 气候和谐,先带来了雨水,恩泽深厚,仿佛另造了一个春天。 凤凰的鸣叫声降临在清澈的洛水之上,龙车从紫宸宫下降。 在这里歌唱,还能看到水中的鱼儿欢快地跳跃。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逖是唐代诗人,其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此诗是应制诗,即应皇帝之命而作,通常用于宫廷宴会等场合。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四月三日,皇帝在上阳宫的水窗举行宴会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初夏的景象和宫廷的盛况,表达了对皇帝恩泽的感激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初夏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气候的和谐、恩泽的深厚,以及宫廷的盛况,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感激之情。诗中“气和先作雨,恩厚别成春”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皇帝的恩泽相结合,形象地展现了恩泽如春雨般滋润人心。后两句通过凤凰和龙舆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宫廷的庄严和皇帝的尊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代宫廷诗的特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初夏景象和宫廷盛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恩泽的感激之情,展现了唐代宫廷诗的特点,即通过对自然和宫廷生活的描绘,表达对皇帝的忠诚和感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恩厚别成春”一句,将什么比喻为春天的雨水? A. 皇帝的恩泽 B. 气候的和谐 C. 初夏的景象 D. 宫廷的盛况
诗中“凤吹临清洛”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凤凰的鸣叫声 B. 清澈的洛水 C. 皇帝的车驾 D. 宫廷的宴会
诗中“此中歌在藻”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宫廷生活的欢乐 B. 皇帝的尊贵 C. 初夏的生机 D. 气候的和谐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