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4:33
忆秦娥(赏雪席上)
作者: 曾觌 〔宋代〕
暮云蹙。小亭带雪斟醽醁。
斟醽醁。一声羌管,落梅蔌蔌。
舞衣旋趁霓裳曲。倚阑相对人如玉。
人如玉。锦屏罗幌,看成不足。
黄昏时分,乌云低垂。小亭子在雪中举杯斟酒。
一声羌笛声,落梅纷纷而落。
舞衣轻盈如霓裳,伴着音乐翩翩起舞。
倚着栏杆对望,面前的美人如同美玉般晶莹。
人如玉,锦屏和罗幌,看起来都显得不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霓裳曲”源自《霓裳羽衣曲》,是唐代王建所作,形象地描绘了华美的舞蹈场景,常与美丽的女子相联系。
作者介绍: 曾觌,字子美,号澹庵,宋代词人,与李清照、周邦彦并称,擅长词作,风格清新婉约,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冬日赏雪之际,诗人借助雪景表达对美人和优雅舞蹈的赞美,展现出一种淡雅而又惆怅的情感。
《忆秦娥(赏雪席上)》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冬日的雪景,诗人通过描绘小亭、白雪和舞者的形象,展现出一种优雅的氛围。开篇的“暮云蹙”一句,生动地呈现出黄昏时分的阴郁天气,给人一种静谧却略带感伤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斟醽醁”的描写,传达出赏雪时的闲适与惬意。
羌笛声的响起,唤起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落梅纷飞的景象又增添了一份孤独与惆怅。整首词在细腻的意象中穿插着对美的追求与渴望,尤其是“人如玉”的比喻,展现了对美人深切的赞美。
最后一句“锦屏罗幌,看成不足”,则是诗人对美的无尽追求与无法满足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失落。整首词在描写中融入了情感,形成了一种优雅而又略显悲凉的氛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在冬日赏雪中对美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不可得的惆怅,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邃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以下哪一句描绘了舞者的形象?
A. 暮云蹙
B. 舞衣旋趁霓裳曲
C. 锦屏罗幌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A. 笙
B. 古筝
C. 羌管
诗人对美的感受是:
A. 满足的
B. 惆怅的
C. 无所谓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对《忆秦娥(赏雪席上)》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