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壶中天慢

《壶中天慢》

时间: 2025-04-29 00:08:00

诗句

素飚漾碧,看天衢稳送、一轮明月。

翠水瀛壶人不到,比似世间秋别。

玉手瑶笙,一时同色,小按霓裳叠。

天津桥上,有人偷记新阕。

当日谁幻银桥,阿瞒儿戏,一笑成痴绝。

肯信群仙高宴处,移下水晶宫阙。

云海尘清,山河影满,桂冷吹香雪。

何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08:00

原文展示:

壶中天慢
作者: 曾觌 〔宋代〕

素飚漾碧,看天衢稳送一轮明月。
翠水瀛壶人不到,比似世间秋别。
玉手瑶笙,一时同色,小按霓裳叠。
天津桥上,有人偷记新阕。
当日谁幻银桥,阿瞒儿戏,一笑成痴绝。
肯信群仙高宴处,移下水晶宫阙。
云海尘清,山河影满,桂冷吹香雪。
何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

白话文翻译:

在碧空之下,轻风荡漾,天际稳稳地送来一轮明月。
翠绿的水面上,瀛洲的仙人未曾到达,仿佛与世间的秋天离别相似。
那玉手弹奏瑶笙乐器,色彩相同,轻轻地按动霓裳乐曲。
在天津桥上,有人悄悄记录下新的词章。
那天谁在幻化银桥,阿瞒的戏耍,一笑之间便痴迷绝恋。
难道相信群仙的高宴,移下水晶的宫阙?
云海澄清,山河倒影满目,桂花冷香袭来,似雪一般。
何必用玉斧,金瓯千古无缺。

注释:

  • 素飚:素色的微风,指清风。
  • :通道,路。
  • 翠水:碧绿的水。
  • 瀛壶:传说中的仙境。
  • 瑶笙:一种高档的乐器。
  • 天津桥:指代某个著名的桥,可能为传说中的地方。
  • 阿瞒:可能指一种戏谑或调侃的角色。
  • 水晶宫阙:象征神仙的居所。
  • 金瓯:指古代的酒器,象征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觌(生卒年不详),北宋词人,擅长填词,风格清新脱俗,常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其作品多为抒情和寓意,传达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时期。诗中描绘了自然美与人间情感的交织,反映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壶中天慢》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曾觌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受。全词以月亮、翠水、瑶笙等意象为主线,构建出一种超脱尘世的仙境氛围。开头几句通过“素飚”和“明月”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意境,传达出对自然的赞美与享受。中间部分提到的“玉手瑶笙”和“天津桥”,则进一步引入了人间的情感与艺术,展示了生活的多样性和美好。在对比“群仙高宴”和“水晶宫阙”的同时,诗人又表现出对人间纷扰的思考,似乎在质疑那些虚无缥缈的享乐是否真实存在。结尾则强调了自然的永恒与人间的短暂,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与无常。这首词不仅展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更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素飚漾碧,看天衢稳送一轮明月:清风轻拂,碧空如洗,夜空中明月高悬。
  2. 翠水瀛壶人不到,比似世间秋别:绿水环绕,仙人未至,似乎与世间的离别相似。
  3. 玉手瑶笙,一时同色,小按霓裳叠:美女弹奏瑶笙,和谐的色彩,小心地演奏霓裳曲。
  4. 天津桥上,有人偷记新阕:在天津桥上,有人悄悄记录新的词作。
  5. 当日谁幻银桥,阿瞒儿戏,一笑成痴绝:往日谁在幻化银桥,阿瞒的玩笑,一笑之间便陷入痴迷。
  6. 肯信群仙高宴处,移下水晶宫阙:难道相信群仙的高宴,移下水晶的宫阙吗?
  7. 云海尘清,山河影满,桂冷吹香雪:云海清澈,山河影子满目,桂花的香味如雪般清冷。
  8. 何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何必用玉斧,金瓯千古无缺,暗示对生命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间情感相结合,如“桂冷吹香雪”。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如“翠水瀛壶人不到”。
  • 对仗:词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韵律感,如“云海尘清,山河影满”。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间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纯洁与美好,代表希望与团圆。
  • 翠水:象征生命与活力,代表自然的美丽。
  • 瑶笙:象征艺术与文化,体现人类情感的表达。
  • 天津桥:象征人生的交汇与相遇,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素飚”指的是什么?

    • A. 清风
    • B. 明月
    • C. 碧水
    • 答案:A
  2. “云海尘清,山河影满”中的“尘清”指的是什么状态?

    • A. 齐整
    • B. 清澈
    • C. 迷蒙
    •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天津桥”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交通便利
    • B.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C. 诗人的故乡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苏轼《水调歌头》:探讨人生哲理与情感的交织。

诗词对比

  • 曾觌与李清照的作品:两位词人都在作品中关注自然与人间情感,但曾觌更侧重于清新的自然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曾觌词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竖伯梅六题一孤芳二山间三雪中四水边五月 天闺 程汝谐移居虎丘 闻南塔易住持志喜 送王汝昭考绩还南乐 题竹赠孙公器医士 其一 旅魂入梦忽得雁剪分波月鱼惊晒网船二句为足成之 寄人塞上 颂古十二首 次韵向宪留题荆门惠泉卒章见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马的词语有哪些 微显阐幽 缀拾 臣字旁的字 之死靡他 高字旁的字 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石字旁的字 诬伏 祝意 琴心剑胆 犬字旁的字 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惠风和畅 一人吃斋,十人念佛 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采光剖璞 辵字旁的字 疑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