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0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08:00
壶中天慢
作者: 曾觌 〔宋代〕
素飚漾碧,看天衢稳送一轮明月。
翠水瀛壶人不到,比似世间秋别。
玉手瑶笙,一时同色,小按霓裳叠。
天津桥上,有人偷记新阕。
当日谁幻银桥,阿瞒儿戏,一笑成痴绝。
肯信群仙高宴处,移下水晶宫阙。
云海尘清,山河影满,桂冷吹香雪。
何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
在碧空之下,轻风荡漾,天际稳稳地送来一轮明月。
翠绿的水面上,瀛洲的仙人未曾到达,仿佛与世间的秋天离别相似。
那玉手弹奏瑶笙乐器,色彩相同,轻轻地按动霓裳乐曲。
在天津桥上,有人悄悄记录下新的词章。
那天谁在幻化银桥,阿瞒的戏耍,一笑之间便痴迷绝恋。
难道相信群仙的高宴,移下水晶的宫阙?
云海澄清,山河倒影满目,桂花冷香袭来,似雪一般。
何必用玉斧,金瓯千古无缺。
作者介绍:曾觌(生卒年不详),北宋词人,擅长填词,风格清新脱俗,常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其作品多为抒情和寓意,传达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时期。诗中描绘了自然美与人间情感的交织,反映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壶中天慢》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曾觌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受。全词以月亮、翠水、瑶笙等意象为主线,构建出一种超脱尘世的仙境氛围。开头几句通过“素飚”和“明月”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意境,传达出对自然的赞美与享受。中间部分提到的“玉手瑶笙”和“天津桥”,则进一步引入了人间的情感与艺术,展示了生活的多样性和美好。在对比“群仙高宴”和“水晶宫阙”的同时,诗人又表现出对人间纷扰的思考,似乎在质疑那些虚无缥缈的享乐是否真实存在。结尾则强调了自然的永恒与人间的短暂,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与无常。这首词不仅展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更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间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素飚”指的是什么?
“云海尘清,山河影满”中的“尘清”指的是什么状态?
诗中提到的“天津桥”有什么象征意义?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