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3:04
浣溪沙(郑相席上赠舞者) 作者: 曾觌 〔宋代〕
元是昭阳宫里人。
惊鸿宛转掌中身。
只疑飞过洞庭云。
按彻凉州莲步紧,
好花风袅一枝新。
画堂香暖不胜春。
这位舞者本是昭阳宫中的人。
她的舞姿轻盈如惊鸿,在手中旋转。
只觉得她似乎飞过了洞庭湖的云朵。
她的莲步轻盈而稳,宛如凉州的舞步,
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一枝新的花朵。
画堂内的香气温暖得让人难以承受春天的气息。
作者介绍:曾觌,字子游,号白羽,南宋诗人,擅长词,风格清丽婉约,常以自然景物和女性之美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诗词繁荣的年代,社会安定,士人多与风雅之士交往,诗人于宴席上见舞者,因而写下此诗,以表赞美。
《浣溪沙》通过对舞者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她的优雅和美丽。开头两句以“昭阳宫里人”引出舞者的身份,昭阳宫本是古代传说中美丽女子的象征,暗示舞者的绝世之姿。接下来的“惊鸿宛转”,更是将舞者的舞姿比作惊鸿,既生动又形象,令人浮想联翩。
诗中“只疑飞过洞庭云”,则进一步将舞者的轻盈与自然的广阔结合,突显其超凡脱俗的气质。后面描绘的“按彻凉州莲步紧”,则转而关注舞者的舞步,既有稳重之感,又不失轻灵,令人感受到她的灵动和优雅。
最后两句“画堂香暖不胜春”,则是对整体氛围的烘托,画堂内的温暖香气,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令人在美的享受中流连忘返。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出一种典雅的美感,表现了诗人对舞者的赞美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舞者的描写,展现了美的力量与艺术的魅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惊鸿宛转”中的“惊鸿”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昭阳宫”是指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浣溪沙》的诗意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