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3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30:36
千古仙居物象饶,道成丹熟昼升霄。
岩前宝磬转松韵,洞口灵池应海潮。
崖折百花迟日晚,鹤归清夜唳声遥。
登临渐到希夷境,手拂行云度石桥。
这座古老的仙居环境丰富多彩,道理已经成熟,白天升上了天空。岩石前的宝磬发出松树的韵味,洞口的灵池应和着海潮的声响。崖边的花朵在傍晚时分显得迟缓,鹤在清幽的夜晚中归来,鸣叫声遥远可闻。登上高处渐渐进入那种超然的境界,手轻轻拂过流动的云朵,走过石桥。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风朴实而富有情感,常常关注民生与社会现实,作品内容广泛,涵盖了山水、田园、咏史等题材。
这首诗描绘了西岩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创作时,白居易可能正值人生的某个重要阶段,渴望寻找精神的寄托与归属。
《西岩山》不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诗人对道理的思考与追求。开头的“千古仙居物象饶”即表明了这里的悠久历史与丰富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诗中提到的“道成丹熟”,则是隐喻了白居易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他在这山水之间,寻求的是一种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升华。
在描写手法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各种意象,如“岩前宝磬转松韵”、“洞口灵池应海潮”,这些生动的描绘使得整个场景立体而富有情感,仿佛让读者身临其境。尤其是“鹤归清夜唳声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诗的尾声“登临渐到希夷境,手拂行云度石桥”,则表现出一种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似乎在说,只有通过对自然的领悟,才能达到那种超然的境地。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敬仰,也是一种对自我心灵的探索和升华。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岩山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不仅展现了美丽的山水景色,也隐含了诗人对道理的思考与追求,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千古仙居”指的是?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道成丹熟”象征着诗人对__的理解。
判断题:诗中“鹤归清夜唳声遥”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享受。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