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游潮州二首

《送游潮州二首》

时间: 2025-05-07 22:03:13

诗句

霜简刚言璧有瑕,清朝耳目不应差。

醉翁绝少环滁饮,范老何心庆朔花。

省库钱皆留享士,高斋琴却带还家。

邵平旧圃元无恙,未必封侯胜种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3:13

原文展示

送游潮州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霜简刚言璧有瑕,
清朝耳目不应差。
醉翁绝少环滁饮,
范老何心庆朔花。
省库钱皆留享士,
高斋琴却带还家。
邵平旧圃元无恙,
未必封侯胜种瓜。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霜简(古代书信)刚刚说过玉璧有瑕疵,朝廷的耳目不应有所差错。喝酒的醉翁少有在滁州饮酒的情景,范仲淹又为何在庆祝朔日的花开?省库的钱财都留给有才学的人,高斋的琴却带回家。邵平(邵雍)旧日的园圃仍旧完好,未必封侯的成就胜过曾经种瓜的乐趣。


注释

字词注释:

  • 霜简:古代书信,霜是指书信上结霜,表示时间久远。
  • 璧有瑕:指美玉上有瑕疵,比喻事物有缺陷。
  • 醉翁:指陶渊明,常以酒为乐的隐士。
  • 环滁饮:指在滁州饮酒的情景。
  • 范老:指范仲淹,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 庆朔花:指农历初一的花开,象征新的开始。
  • 省库:指国家的财政库房。
  • 高斋琴:指高处的书斋中的琴。
  • 邵平:邵雍,北宋著名的理学家、诗人。
  • 封侯:指被封为侯爵,象征权利与地位。
  • 种瓜:指种植瓜类,象征简单的生活乐趣。

典故解析:

  • 醉翁之意不在酒:与陶渊明相似,强调人们的生活追求不仅仅在于表面享乐。
  •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了责任与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梦得,号天池,南宋著名诗人,擅长诗、词、文章,尤其以诗闻名,作品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多以诗歌表达对政治的关注与个人的情感。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克庄通过描绘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送游潮州二首》通过对比与隐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首联中的“霜简”与“璧有瑕”,引入了对完美与缺陷的思考,暗示人事之无常,既有美好,也有缺憾。而“清朝耳目不应差”的表述则透露出对朝廷的期盼与失望,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注。

接下来的两句“醉翁绝少环滁饮,范老何心庆朔花”,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引入,形成了一种对比,醉翁的清欢与范老的庆祝,使得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显得更加复杂。醉翁的淡然与范老的关注,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后半部分提到的“省库钱皆留享士,高斋琴却带还家”,则是对社会价值观的探讨。诗人认为,金钱应留给有才之士,而自己更愿意留恋于琴音之中,体现了一种对物质与精神的抉择。

最后以“邵平旧圃元无恙,未必封侯胜种瓜”作结,强调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位权利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整首诗层次分明,情感真挚,既有对社会的关切,也有对个人生活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霜简刚言璧有瑕:古信刚提到美玉有瑕疵,象征着人事的缺陷。
  2. 清朝耳目不应差:对朝廷的期盼与失望。
  3. 醉翁绝少环滁饮:引入陶渊明,强调饮酒的清欢与少有。
  4. 范老何心庆朔花:引入范仲淹,表达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5. 省库钱皆留享士:对社会财富分配的看法,强调知识与才能。
  6. 高斋琴却带还家:个人对精神生活的重视。
  7. 邵平旧圃元无恙: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表达内心的宁静。
  8. 未必封侯胜种瓜:权位与简单生活的选择,反映出哲学思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展示不同的人生选择。
  • 隐喻:通过“璧有瑕”来隐喻人生的缺陷。
  • 排比: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与排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生的选择与社会的责任,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物质的超然态度,反映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霜简: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情的淡薄。
  2. 璧有瑕:隐喻事物的缺陷与不完美。
  3. 醉翁:象征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4. 范老:代表社会责任与理想。
  5. 高斋琴:象征艺术与内心世界的追求。
  6. 邵平旧圃:象征宁静与和谐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克庄在诗中提到的“醉翁”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陶渊明
    B. 范仲淹
    C. 杜甫

  2. 诗中的“璧有瑕”比喻了什么?
    A. 人生的缺陷
    B. 物质的享受
    C. 社会的美好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探讨哪些内容?
    A. 政治斗争
    B. 个人生活的理想
    C. 对金钱的渴望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以景抒情,表现理想与人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探讨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刘克庄与陶渊明的作品,前者更多表现对社会责任的思考,后者则强调对隐逸生活的追求。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对生活的不同态度与理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代诗词选》
  2. 《中国古代文学史》
  3. 《刘克庄研究》
  4.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素梅 其一 有感吟 过兰亭有感 盆中树 徙马叹 庐陵 饭牛图 红梅翠竹山雉图 吴姬曲 其四 吴姬曲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力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无妄之福 長字旁的字 擅兴律 漱流枕石 糟糠不厌 干字旁的字 饭结尾的成语 离坼 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拭目以俟 炎神 大操 依葫芦画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