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4:56
金缕曲·慰西溟
——纳兰性德
何事添凄咽?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涅。
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几人称屈。
须知道福因才折。独卧藜床看北斗,
背高城玉笛吹成血。听谯鼓,二更彻。
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
扁舟一叶。泪似秋霖挥不尽,洒向野田黄蝶。
须不羡承明班列,马迹车尘忙未了,
任西风吹冷长安月。又萧寺,花如雪。
这是什么事情让人感到凄凉哽咽呢?不过是天公的捉弄,不要让磨难继续。失意的事总比如意的事多,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称心如意呢?必须明白,福气都是因个人的才华而来。我独自躺在藜床上仰望北斗,听着高城上的玉笛声如血般渗人。听那钟鼓声,已是二更时分。男子汉不该因为他人的热情而改变自己,还是在闲暇时游遍五湖,划着一叶扁舟。眼泪似秋雨挥之不尽,洒向田野的黄蝶。不要羡慕承明的班列,马迹车尘依然繁忙,任由西风吹冷长安的明月。又是那萧寺,花瓣如雪。
作者介绍:纳兰性德(1655-1705),字容若,号柳如是,满族人,是清代著名的词人。他的词风多情而婉约,常表现个人的情感与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纳兰性德的晚年,正值他人生的困惑与失意之时。通过对自身经历的沉思,反映了对人生无常与命运捉弄的感慨。
《金缕曲·慰西溟》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词作。词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个人的失意与对命运的反思结合起来,表现出一种淡然与豁达。前半部分充满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过往的回首,字句中流露出一种凄凉的情感,令人感同身受。在“失意每多如意少”的感叹中,词人对人生的不平衡作出了深刻的总结。
而后半部分则转向一种理性的自我安慰,强调“须不羡承明班列”,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在景物描写中,如“泪似秋霖挥不尽”,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交织,形成一种和谐的意境。整首词不仅仅是对失意的感叹,更是一种心灵的自省与超越,体现了纳兰性德的深厚哲理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一种对命运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淡泊,融合了对人生失意的深刻思考与对平淡生活的珍视,体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藜床”指的是什么?
词中“失意每多如意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人提到的“承明班列”主要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