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金缕曲·慰西溟

《金缕曲·慰西溟》

时间: 2025-04-27 00:44:56

诗句

何事添凄咽?

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涅。

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几人称屈。

须知道、福因才折。

独卧藜床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

听谯鼓,二更彻。

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

泪似秋霖挥不尽,洒向野田黄蝶。

须不羡、承明班列,马迹车尘忙未了,任西风吹冷长安月。

又萧寺,花如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4:56

原文展示:

金缕曲·慰西溟
——纳兰性德

何事添凄咽?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涅。
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几人称屈。
须知道福因才折。独卧藜床看北斗,
背高城玉笛吹成血。听谯鼓,二更彻。
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
扁舟一叶。泪似秋霖挥不尽,洒向野田黄蝶。
须不羡承明班列,马迹车尘忙未了,
任西风吹冷长安月。又萧寺,花如雪。

白话文翻译:

这是什么事情让人感到凄凉哽咽呢?不过是天公的捉弄,不要让磨难继续。失意的事总比如意的事多,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称心如意呢?必须明白,福气都是因个人的才华而来。我独自躺在藜床上仰望北斗,听着高城上的玉笛声如血般渗人。听那钟鼓声,已是二更时分。男子汉不该因为他人的热情而改变自己,还是在闲暇时游遍五湖,划着一叶扁舟。眼泪似秋雨挥之不尽,洒向田野的黄蝶。不要羡慕承明的班列,马迹车尘依然繁忙,任由西风吹冷长安的明月。又是那萧寺,花瓣如雪。

注释:

  • 藜床:用藜草编成的床,古人常用以表达清淡的生活。
  • 北斗:指北斗星,常用来象征高远的理想或方向。
  • 玉笛:古代的乐器,常用来寄托思乡或情感。
  • 谯鼓:古代城门旁的鼓,敲响时常是报时或警惕。
  • 承明班列:指古代的官员或士人,承明是唐代的一个官职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纳兰性德(1655-1705),字容若,号柳如是,满族人,是清代著名的词人。他的词风多情而婉约,常表现个人的情感与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纳兰性德的晚年,正值他人生的困惑与失意之时。通过对自身经历的沉思,反映了对人生无常与命运捉弄的感慨。

诗歌鉴赏:

《金缕曲·慰西溟》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词作。词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个人的失意与对命运的反思结合起来,表现出一种淡然与豁达。前半部分充满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过往的回首,字句中流露出一种凄凉的情感,令人感同身受。在“失意每多如意少”的感叹中,词人对人生的不平衡作出了深刻的总结。

而后半部分则转向一种理性的自我安慰,强调“须不羡承明班列”,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在景物描写中,如“泪似秋霖挥不尽”,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交织,形成一种和谐的意境。整首词不仅仅是对失意的感叹,更是一种心灵的自省与超越,体现了纳兰性德的深厚哲理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事添凄咽?:问何以感到悲哀和哭泣。
  2. 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涅:都是命运的捉弄,不要再受磨难。
  3. 失意每多如意少:失意的事情总是多于如意的事情。
  4. 终古几人称屈:自古以来,能称心如意的人又有几个呢?
  5. 须知道福因才折:要明白,福气是因个人的才华而来。
  6. 独卧藜床看北斗:我独自躺在藜床上仰望北斗星。
  7. 背高城玉笛吹成血:听高城上传来的玉笛声如同血一般渗透心扉。
  8. 听谯鼓,二更彻:听到城门旁的鼓声,已是二更时分。
  9. 丈夫未肯因人热:男子汉不该因为他人的热情而改变自己。
  10. 且乘闲五湖料理:还是在闲暇时游遍五湖,安然自得。
  11. 扁舟一叶:划着一叶小舟,象征着自由与放松。
  12. 泪似秋霖挥不尽:眼泪就像秋雨,挥之不去。
  13. 洒向野田黄蝶:洒向田野里的黄蝶,构建了一个凄美的画面。
  14. 须不羡承明班列:不要羡慕那些显赫的官员和名流。
  15. 马迹车尘忙未了:马迹和车尘依然繁忙。
  16. 任西风吹冷长安月:任由西风吹冷长安的明月,传达出孤寂感。
  17. 又萧寺,花如雪:再次提到那萧条的寺庙,花瓣如雪,象征着冷清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泪似秋霖”,将眼泪比作秋雨,增强情感的渲染。
  • 拟人:将命运称作“天公”,赋予其人性,使情感更具代入感。
  • 对仗:词中有平行的结构,增强了词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一种对命运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淡泊,融合了对人生失意的深刻思考与对平淡生活的珍视,体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斗:象征理想与方向。
  • 藜床:象征清淡的生活。
  • 秋霖:象征情感的细腻与苍凉。
  • 长安月:象征孤独与思乡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藜床”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床
    • C. 一种食物
  2. 词中“失意每多如意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乐观
    • B. 失落
    • C. 无所谓
  3. 诗人提到的“承明班列”主要指的是?

    • A. 名人
    • B. 官职
    • C. 学校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展现了类似的情感深度。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索。

诗词对比

  • 纳兰性德的《金缕曲·慰西溟》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皆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但前者更显细腻与内省,而后者则更显豪放与激情。

参考资料:

  • 《纳兰性德词集》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青玉案 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虞美人·小山戢戢盆池浅 摊破浣溪沙/山花子 豆叶黄 谒金门·花满院 招隐 悼离赠妹诗二首 其二 悼离赠妹诗二首 其一 招隐诗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递一声 肀字旁的字 重峦叠巘 光碟 退屈 黄河水清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轻裘大带 手字旁的字 钟气 瘾君子 举目千里 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乙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胆丧魂惊 病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