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3:18
湘帘卷处,甚离披翠影,绕檐遮住。小立吹裙,常伴春慵,掩映绣床金缕。芳心一束浑难展,清泪裹隔年愁聚。更夜深细听空阶雨滴,梦回无据。正是秋来寂寞,偏声声点点,助人难绪。缬被初寒,宿酒全醒,搅碎乱蛩双杵。西风落尽庭梧叶,还剩得绿阴如许。想玉人和露折来,曾写断肠句。
在卷起的湘帘下,翠绿的影子轻轻摇曳,遮住了屋檐。轻轻站立,裙子随风轻拂,常常伴随着春日的懒散,掩映着绣床和金线的装饰。芳心如同一束花,愁苦难以舒展,清泪包裹着一年的愁苦。夜深时分,细细听着空阶上的雨滴,梦回无处可依。正是秋天的寂寞,偏偏那声声滴落,助长了心中的忧愁。初秋的寒意袭来,宿醉的感觉全然清醒,扰乱了夜晚的虫鸣。西风吹尽庭院的梧桐叶,只剩下这片绿阴。想起那位如玉般的人儿,曾为我写下断肠的诗句。
纳兰性德(1655-1705),清代著名词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族人。其词风细腻、情感真挚,擅长抒发个人的内心情感及思乡之情。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传统文化与个人情感,深受后人喜爱。
《疏影·芭蕉》创作于纳兰性德晚年,正值其人生多舛、感情失落之际。诗中流露出浓厚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反映了他对生活、爱情的深入思考。
《疏影·芭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寂寞与对往昔的追忆。诗歌开篇以“湘帘卷处”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随后通过“翠影”和“吹裙”展现了春天的轻柔与美好。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逐渐转向孤独与忧愁,尤其是“清泪裹隔年愁聚”,不仅表现出对往事的沉重回忆,也揭示了内心的无奈和痛苦。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利用“雨滴”、“庭梧叶”等自然元素,巧妙地与心境结合,形成了一幅秋日的沉郁画面。西风的吹拂,仿佛使得诗人更加感受到季节的变换与内心的孤寂。最后一句“想玉人和露折来,曾写断肠句”则是情感的高潮,既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也暗示着内心深处的那份无奈与断肠之痛。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更深刻地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交融,具有深邃的哲思与情感共鸣。
整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寂寞与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爱情的追忆与悲伤,反映了个人情感的深邃与复杂。
诗中“湘帘卷处”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场景?
“芳心一束浑难展”中的“芳心”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清泪”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