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远寺钟

《远寺钟》

时间: 2025-05-07 15:54:28

诗句

杳杳疏钟发,因风清复引。

中宵独听之,似与东林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4:28

远寺钟

作者:司空曙 〔唐代〕

原文展示:

杳杳疏钟发,因风清复引。
中宵独听之,似与东林近。

白话文翻译:

幽幽的钟声传来,随着微风清晰可闻。
在深夜里独自聆听,仿佛与东林寺相距不远。

注释:

  • 杳杳:形容声音幽远,隐约可闻。
  • 疏钟:指钟声稀疏而清晰。
  • 因风清复引:因风而声清晰再度引起。
  • 中宵:深夜。
  • :一个人,孤独的状态。
  • 似与东林近:仿佛与东林寺的钟声相近。

典故解析:

东林寺:历史悠久的寺庙,常用作诗中意象,象征宁静和修行的地方。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司空曙,字子长,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因其作品清新婉约而受到欢迎,尤其擅长描写自然和夜景。
  •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夜晚静谧氛围的感受与思考,表现了对宗教及心灵寄托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远寺钟》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钟声的遥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诗中“杳杳疏钟发”,通过对钟声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遥远。接着,“因风清复引”则将钟声与自然元素结合,风的清新使钟声更加动人,引发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深刻感知。最后一句“似与东林近”,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归属,尽管身处孤独,却与东林寺的宁静意境相连,显示出诗人对内心安宁的渴望。这首诗不仅具有音乐般的韵律感,同时也深刻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孤独和精神寄托的追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杳杳疏钟发:描绘钟声如幽幽的回响,暗示其遥远与孤独。
    • 因风清复引:描写风的作用使得钟声愈加清晰,反映了自然与声音的和谐。
    • 中宵独听之:表达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孤独感与沉思。
    • 似与东林近:暗示心灵与美好事物的连接,体现出一种心灵的寄托。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钟声比作幽幽的回音,增强了音韵美感。
    • 拟人:钟声在风中仿佛有生命,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言简意赅,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钟声的描绘,表达了孤独与对精神寄托的渴望,展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沉静。
  • :代表自然的力量,传递清新与宁静的感觉。
  • 东林寺:象征心灵的归属地,表达了对宗教与精神安宁的向往。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杳杳”指的是什么?
      • a) 清晰
      • b) 幽远
      • c) 嘈杂
    2. “因风清复引”反映了怎样的意境?
      • a) 生活烦躁
      • b) 自然与声音的和谐
      • c) 乡愁
    3. 诗的最终意象是?
      • a) 热闹
      • b) 孤独与安宁
      • c) 战争

答案

  1. b) 幽远
  2. b) 自然与声音的和谐
  3. b) 孤独与安宁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 诗词对比

    • 本诗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夜晚的静谧与思乡之情,但《远寺钟》更注重钟声与自然的结合,而《静夜思》则更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送蔓曼卿锁厅赴举 老马 禁中瑞竹同本异茎 河阴中寨寒食 送长陵清辨师归宁 陈丞相燕息园 伤桑 三十二弟寺丞归宣城因寄太守孙学士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 赐烛 大水後城中坏庐舍千余作诗自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靑字旁的字 卓荦不羁 醉眼蒙胧 三框儿的字 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高人一等 隹字旁的字 包含笑的词语有哪些 玉山自倒 潘年 包含亩的词语有哪些 家藏户有 启祖 丫钯 鼻字旁的字 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战胜攻取 鼓字旁的字 不拘形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